所谓“老字号”必是历经风雨,秉承特有的经营理念,依靠过硬的产品品质,具有独特文化和内涵的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要在产品上、经营理念上、服务上不断创新,满足需求。红螺食品历经百年,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果脯为基础,外延出各类果干、糕点、糖果及新型的老北京传统食品,在多种产品的生产加工上,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北京果脯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是最具有北京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是老北京人走亲访友、年节必备的佳品。果脯是红螺传承发展的根基,目前更是红螺的拳头产品,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各类新型产品,如各式新型果干、新“老北京十三绝”等。果脯因为是糖渍,含糖量比较高,所以很多年轻人和特殊人群不喜欢。我们改变工艺,将原有的热加工改为冷加工,去除热煮制环节,生产出了糖度低、颜色亮、外表干爽的新型果干产品,如圣女果干、杏干、梨干、苹果干等。
红螺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刚刚提到的新“老北京十三绝”,所谓的“老北京十三绝”包括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大家非常喜欢。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保质期短,外地的朋友不能带回去,非常遗憾。因此,红螺加大人力、物力,与农学院、农科院的专家、学者一起,改变工艺,生产出了保质期3个月以上的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麻团等产品,实现了传统食品向休闲食品的转化。
产品创新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糖葫芦。糖葫芦大家都特别喜欢,我们小时候吃的糖葫芦是红果穿成串,然后蘸上糖液,外面香甜酥脆,里面酸甜可口。但最大的问题是只能现做现吃,时间长了糖就化了,果就软了。如果我们想长期地、随时地吃到这个怎么办呢?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果脯的工艺流程,利用再成型技术,生产出了现代、新型、时尚的糖葫芦产品,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并获得了专利。
在管理创新方面,自2006年企业改制开始,红螺就实行了“内部市场化”运作。在公司内部,每一个部门,包括行政部门都是单独考核、独立创效益的部门。每年公司都要与各部门管理者签订责任制,明确任务,与薪酬挂钩。举个例子,生产公司生产出一个产品,是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对这个产品可以提出自己的成本标准,如果高于这个标准,销售可以拒收。行政部门使用的电、水,月底要向设备部缴纳费用,设备部向公司交纳利润。生产部门的设备坏了,请设备部师傅修理,要明确修理费,如果费用高于外面聘请的师傅,生产部门可以到外面聘请人员修理设备。
传承与创新的矛盾是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必然,我们一直秉持“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做好传承,加大创新,永远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秉持匠心,严守诚信,创新发展。”是红螺人对老字号发展的理解。
老字号是依靠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发展的。“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匠心”。红螺遵循着“人诚品真,以义取利”经营理念,严守老字号诚信经营的商业规范。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原会长李士靖老先生曾无数次来到红螺,对红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果脯这杆大旗扛起来,发展下去。红螺在怀柔及周边地区建立原材料基地,与农户签订保障协议,年底将取得的利润部分返还给农户。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红螺的产品也在加工工艺、技术设备等多方面不断创新。比如,现代消费者在饮食方面有低糖、低盐、低脂的需求,我们就要在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保证营养、口感等前提下,降低果脯的含糖量。目前,红螺的低温冷制果干类产品就是此类。
企业文化也是人的文化,老字号的传承靠的就是一代一代人的传承。红螺的用人理念就是“人尽其才、人皆是才”。在产品创新、设备研制方面,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感觉“企业就是员工的家”这句话不是口号,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心声。这么多年,红螺为职工做了很多事情,与职工的心是贴在一起的。红螺工会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