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是清朝安徽的一位举人,他在1669年进京赶考,考学不中,于是以做豆腐售卖维持生计,却在偶然的机会里发明了臭豆腐,于是他弃学经商,在1678年成立“王致和南酱园”,前面开店,后面开作坊,形成了企业的雏形。
“王致和”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据说,慈禧太后天天山珍海味的都吃烦了,御膳房每天为给慈禧太后做膳发愁。有一天,太监从宫外带来几块臭豆腐,引起了御膳房的注意,尝过后很感兴趣,于是,御膳房又经过加工制成一道小菜进献给慈禧,太后尝过之后顿觉“鲜香爽”,于是要求御膳房每天都要上一碟臭豆腐。臭豆腐好吃,可这名儿不雅,一日,太监向慈禧讨教起来,慈禧饶有兴致地说:“这东西方方正正,灰中透青,且味道鲜美,就叫它青方吧!”于是臭豆腐便有了御赐的雅名“青方”。
状元孙家鼐还为“致和酱园”写过一首藏头诗,“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王致和南酱园”的生意越做越兴旺,从清朝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虽然更换了多代人,“王致和”这个老字号却始终传承,臭豆腐的传统风味也一直保留。
“王致和”历经350年的历史发展,内涵和精神不断传承。一方面从产品而言,它有独特的传统工艺。2008年,“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酿造技艺,也是“王致和”的精髓。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精神,也是企业的文化传承,即“诚、信、创”。2017年,王致和公司荣获“第二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提名奖”,成为该届唯一获奖的老字号食品企业。
说起王致和腐乳的制作,需要经过两次发酵、三十多道工序、三个多月的时间。每一道工序都精雕细琢,形成了“细、软、鲜、香”的独特天然鲜美风味,是纯正发酵出来的中国味道,营养又美味。腐乳的发酵融合多种微生物发酵技术,它的复杂性是现代单一发酵无法比拟的。
腐乳是我国传统的发酵性豆制品,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西方人俗称为"东方奶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腐乳中会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天然的维生素B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 每天吃一块臭豆腐就可满足维生素B12日需求量的40%以上。维生素B12在促进人体的造血、预防恶性贫血和营养神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红曲、大豆肽、高活性异黄酮等多种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活性成分。
腐乳一直以来盐分都比较高,为满足消费者低盐化的健康需求,充分体现腐乳产品的营养价值,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王致和公司科技人员长年来一直在仔细钻研,不断试验,研制出含有多个关键技术核心点的腐乳低盐化生产核心技术,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淡口腐乳产品平均盐分含量比市售普通腐乳产品平均盐分含量降低40%左右。
当时进行研发时,许多人质疑,降低盐分后,腐乳就不像腐乳了,肯定不会太好吃,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经过我们研发出来的产品,口味更清淡,滋味更鲜美,腐乳特有的鲜香酯香滋味更加突出。因为盐分降低之后,腐乳本身鲜香的味道更为突出,反而更香、更好吃。
工艺技术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根基,几百年来,“王致和”持续进行着工艺技术创新,带动着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腐乳直装工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传统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均显现了其存在的弊端,纯手工大坛发酵、进行倒装的生产方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也无法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渡过难关,“王致和”在试验研究小玻璃瓶直装发酵工艺后进行大胆创新,实现了玻璃瓶直装发酵的工业化生产。不再发酵成熟后进行倒装,第一保证了产品的卫生和安全;第二减少了倒装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损失;第三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第四便于运输和销售,适合家庭购买和贮存食用。这些都降低了企业成本,也成为腐乳行业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腐乳白坯自动化生产。进入二十一世纪,新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给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产品卫生、质量的不稳定性,进行标准化生产成为传统手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新形势下用工条件的改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缓用工压力也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长期调研考察,“王致和”在2008年实现了腐乳白坯制作的自动化生产,这是腐乳行业每一个人的梦想,历经多年试验都没有实现的梦想。后期又陆续实现了腐乳白坯切块摆块接菌自动化,以及后期自动清理装箱自动化等。
第三 ,产品开发与改进。王致和腐乳的特色就是“细、软、鲜、香”,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产品在不断更新改进。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在盐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开发了盐度低的腐乳,形成了腐乳低盐化工艺核心技术。开发了不同风味的花色腐乳,开发了带有浓厚中国味道的“顶戴花翎”极品罐,开发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调料和料酒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