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个提案是因为看了一组数据,北京医药产业在北京GDP的贡献是8.9%,这在全世界先进的大城市里面算比较低的。原来政府出过一个文件,在国内的城市医药GDP达到15%是比较理想的。
医院是医药最大的需求方,实际上也是医药所有创新思想产生的地方,因为它最知道需要什么。所以一线的医务人员能够给做医药创新的人提供一些好的想法、好的需求,创新是为了满足目前不能满足的这种需求。
一个理想的医疗机构要加入创新行列,在国际上有非常清晰的三个特征:第一,这个医疗机构里面,如果是在研究的区域,每一个受试者都要研究,就是每一个患者都是研究的对象;第二,每一个人员都参与研究,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其他人员;第三,这是在国外的标准,它的研究收入要超过医疗收入。我想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我国刚刚起步,但是非常高兴地看到2019年的政府重点工作包括在北京创立研究型病房,这也是医院融入科技创新链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融入创新的医院的想法,很多医院都有,但是真正叫研究型医院或创新型医院,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主要的原因,可能第一就是我们创新的积淀时间还不够长;第二,人才储备不够,比如在创新里面,中国很少有培训临床研究方法的大学;第三,整个转化链条不够通畅,怎么把临床资源和创新、把基础研究和临床、把中国的这些医疗资源和企业资源结合在一起,这个链条还不是太通畅。
第一,我们从基础研究去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新的治疗的可能性,从基础去寻找原始创新。具体参与的像新药研发,医院里也有一个转化实验室在做新的药物,去年成功转出了1.5亿元的新药。第二,新的医疗设备。现在新的大型医疗设备尤其是人工智能设备,跟过去的设备研发都是不一样的,需要非常好的现场,新院区给设备研发提供了好的空间。第三是医疗大数据,天坛医院是国家脑血管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未来的产业化前途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大家看不到大数据带来的直接效益,但是未来大数据一定能带来一个很大的产业。第四是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产业现在已经走向市场。
除此之外,包括健康管理,如果把天坛医院目前脑健康管理的资源变成未来可推广、可商业化、可合作的资源,前期医院也做了一些布局,首先梳理了可以参与医药创新的方面。第二整合了资源,整合了四个大的平台:一是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二是原来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三是北京市人脑保护高精尖中心,它主要是为脑的功能保护提供一些新的设备、新的药物和新干预手段的一个开发性的平台;四是做了一个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做推广研究和T3转化。
这四个平台建完之后,为我们下一步创新基本搭好了舞台。医院在搬家之后也整合了新的创新的重大设施。比如天坛医院有其他医院很少有的超级计算中心,就是高性能计算。去年医院在新院区安装了每秒400万亿次的一个超级计算机,这也是国内一般医院没有的。另外,医院也有其他医院没有的一个研究性的影像中心,安装五台核磁共振,其中有一台7T的核磁共振,这也是北京市政府对新天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个巨大支持。第三,新天坛医院预设了350张研究型病床,这350张病床不用于常规的医疗,只用于科技研究。这也是原来旧院区和其他医疗机构所不能具备的一些硬件条件,有了硬件条件,下一步就是人才。去年1月份,天坛医院引进了二十几个国内外新来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加入之后,给医院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动力,有了舞台,有了“武器”,再有了人才,下一步科技创新就会更顺一些。
1月11日医院举行了研究型病床启动的活动,优先在神经外科的肿瘤病房、神经内科的脑血管病、认知和神经免疫病房先开了第一批的研究型病床,希望这些研究型病床的开发能够为其他病房的研究病床的开发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医院的转变,第一就是需要全院所有人员转变思想。实际上,国际上大型医疗机构,研究是一块巨大的收入,在有些医院,研究收入甚至远远超出医疗收入。我想这也是未来医院在整个运行转型中一个重要转变,这也是今年天坛医院研究病床启动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把研究投入变为研究产出。
第二要配套政策。包括医院的绩效,怎么能考评一个人在医院做的贡献,过去就是看了多少病人、看了多少门诊、医疗质量怎么样等等,未来肯定要看他的科技贡献,要看他在创新链条中的参与程度。
第三,天坛医院对未来新引进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希望未来天坛医院新的员工既能懂临床又能懂研究,既能懂基础又能懂临床实践,这样才能把转化医学的链条真正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