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田晨旭、张爽、刘瑶)厂区地面是绿色景观,厂区地下却在进行污水处理。日前,位于大运河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最大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项目正式投用。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与现有河东再生水厂构成10.8万立方米/日的总处理规模,可满足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的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需求。

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规划计划科工作人员郝少魁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原有的河东再生水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提升河东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迫在眉睫,为此建设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就提上了日程。
“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位于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其污水收集范围西起北运河,东至东部发展联络线以东,北起运潮减河,南至北运河,规划服务人口约21万人。”郝少魁说。
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运行相关负责人史大林介绍,该项目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由柔性高效生物反应器、“清新”多维空气恒净系统、“云上”智控系统等十大技术组成,创建“厂网河一体、水地生综合、碳能质融通”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史大林介绍,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厂区每个处理单元都有收集各区域臭气的蓝色管道,并会将其输送至生物除臭反应器,通过富集的生物菌落对气体中污染物进行接触反应,最终实现达标排放。此外,该项目还上线了智慧水务平台。
“项目投用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最大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对保护城市副中心的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州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纠错】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