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本市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调整预约时间、丰富线上体验……近期,各博物馆纷纷通过优化开放措施,为观众尽可能提供舒心的体验。
国博开辟新入馆通道
自6月下旬以来,国博参观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为此,国博将暑期每日闭馆时间延长半小时至17时30分。为减少观众排队时间,实现快速入馆,国博还协调周边机构开辟了新的入馆通道,确保观众入馆畅通有序。同时,增加安检设备和工作人员至平日的两倍,提高安检与身份核录效率。此外,在入馆通道增设遮阳顶棚,防止观众中暑。国博还在西大厅和“古代中国”展厅入口处分流观众,将观众引导到不同主题的展厅,避免扎堆;讲解员和志愿者也加大了疏导力度,避免观众长时间停留造成拥堵。
游故宫未成年人团可提前6天快速预约
7月8日起,故宫博物院将暑期每日开放时间由8时30分提前至8时。昨天,故宫博物院又发布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快速预约、检票措施:从7月25日起,由独立法人机构组织的、未成年人占比85%以上的团队,可提前6天通过邮箱进行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预约成功的未成年人团队可持相关凭证,从午门快速检票入院。如遇客流高峰,故宫将把午门西侧“爱心通道”和临近的快速通道调整为未成年人团队专用通道。
一些热门博物馆还优化了预约服务。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将预约放票时间由深夜0点调整到了每日17时,中国科技馆也将网络预约售票起始时间调整到每日18时。
中小博物馆为大馆“分流”
与此同时,各博物馆也在积极丰富“云展览”内容,将更多的高质量展览在线上呈现,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观展。进入国博的数字展厅,数十个精品展览可“一网打尽”。观众不仅能漫游展厅,还可以通过放大操作,品味每件展品的细节。故宫博物院为观众推出了“云游故宫”服务,观众可360度体验故宫的全景导览;精品展览中呈现的展品不仅配有高清大图,还有详细说明。中国科技馆也将部分展览搬到了线上,观众可以通过访问官网进行观展。
一些各具特色的中小博物馆也纷纷推出应景的暑期活动,为大馆“分流”。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邀请观众到馆“嗨一夏”,所有到馆观众均可以参加“像素点靓中轴线”活动,通过“一人画一格儿”的方式,完成中轴线及主要地标的像素画创作;馆内还设置了体验非遗手作“裕氏草编”、运河书会等暑期活动。国家典籍博物馆则计划于7月18日至8月27日推出以“典籍博物馆三十六夜”为主题的夜场专题系列活动。 (记者 牛伟坤)
■游玩攻略
40余项精彩活动不容错过
暑期,北京地区博物馆共推出40余项重点展览及文化活动,邀市民在博物馆里度过清凉一夏。部分重点活动如下:
制作团扇:北京艺术博物馆邀请市民参与传统手工技艺体验活动。7月下旬,手工团扇体验活动将配合馆内“瓶花落砚香——明清文房雅器展”推出,通过使用扎染技艺制作团扇,让观众品味文房器具的“雅韵”与“趣味”。
低碳生活:今天起至8月31日,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甲骨文X零废弃”主题活动,精选20种甲骨文,对应垃圾分类或环境保护知识,讲述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观众可在线上通过微博参与活动,也可在线下通过扫描故宫博物院内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参与活动。此外,“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及“江山逸韵——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也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夏日闻香: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将举办一场“仲夏·香事”活动,教观众制作一款仲夏实用香。
少儿科普:8月8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将面向6至10岁儿童举办“从前有座真觉寺”少儿科普讲解活动,通过聆听讲解、描摹文物、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儿童感受到石刻文化的魅力;8月中旬,中国地质博物馆“神奇元素在哪里”——元素与矿物主题展览将开展,面向青少年科普化学元素与矿物、矿产的知识;中国工艺美术馆则计划推出“三晋拾遗”暑期研学活动、“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非遗多彩织染绣”暑期研学等系列活动。(实习记者何蕊)
原标题:未成年人团队可快速预约 增加入馆通道 中小馆分流 博物馆出招应对暑期大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