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如何成“顶流”-新华网
2024 06/11 09:38:19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如何成“顶流”

字体:

  端午假期,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24万余人次,同比增加24.27% ,较2019年增加11.23%。假期三天,市属公园中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每天都是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其实,在以往的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也总是这三家公园位列前三。

  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如何成为市属公园里的“顶流”?

  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外来游客必不可少的一站

  为什么这三家公园这么热门?记者了解到,颐和园、天坛均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全国游客的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节日期间,两家公园的游客以外地旅游团为主,它们是团体游客行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站。而北京动物园在国内同样享有盛誉,外地游客当中的散客对这家公园情有独钟。再加上动物们更受小朋友的欢迎,所以很多家庭会在假日选择到动物园游览。

  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感受着颐和园深厚的历史文化,仿佛穿越了时空。园内的昆明湖,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乘坐带有浓郁“中国风”的仿古游船,游客可以在微风拂面中,静享颐和园的醉人风光。春日里的西堤桃红柳绿,娇花照水;夏日里的昆明湖荷叶轻摆,荷香阵阵;秋日里的后溪河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到了冬天,昆明湖变身北京市最大的天然冰场,丰富的冰上娱乐项目让市民游客畅享冬日乐趣。这样丰富的游园体验,游客怎能不爱?

  天坛是现今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重要、规模最为宏大的一组封建王朝的祭祀建筑群,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与历史遗产。来北京,怎能不去天坛看看祈年殿、圜丘坛、回音壁?这里的传统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今年端午,天坛就推出了“非遗体验游、中轴深度游、线上音乐会、文创伴手礼”四大类8项活动,邀请市民来感受天坛“双遗产”的独特魅力。

  北京动物园最受小朋友喜爱,各种动物或憨态可掬或活泼顽皮,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动物保护知识。而且动物们也过节,每逢节日,动物们会吃到特制的节日美食。这个端午节,动物园不仅为大熊猫制作了特色粽子,还为食草类动物准备了荷叶粽子,为食肉类动物准备了芭蕉叶粽子。在鸟苑,饲养员将小粽子放在迷你竹篮取食器中,增加动物取食乐趣,让动物朋友们也过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文创不断上新

  美好记忆可打包“带走”

  逛完了公园还恋恋不舍,没关系,这份美好的记忆可以打包“带走”。

  三大公园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成为了北京市的“公园礼物”。2020年以来,天坛拾光、颐和园知春亭茶饮店、颐咖啡、天坛福饮、天坛福宴、北京动物园鹈鹕商店都入选了“北京网红打卡地”。

  端午假期,这几家公园的文创产品继续上新。颐和园推出了龙舟盲盒、贵寿隆粽单人套餐,迎合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传统习俗,烘托节日气氛。天坛手工精心打造的芒果龙舟载“粽”造型冰激凌,装饰上巧克力天坛,寓意乘风破浪,让好运接“粽”而至;还有一款“粽”韵天坛冰激凌,冰粉爆珠丰富味蕾,让游客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听风入夏,开启美好假期。在北京动物园,鹈鹕商店、大熊猫文创店、长颈鹿文创店吸引众多游客,文创雪糕、大熊猫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热销。

  服务保障到位

  人流量大依然秩序井然

  虽然节日期间人流量较大,但这几家公园通过科学引导,确保游客游园舒适度不减。

  颐和园延续“线上监测、统筹布局,实时调度、精准引流”假日大客流应对机制,明确18个重点区域,设置7条单行线,增加疏导力量350人,依托智慧化客流管控平台,实时监控核心区域客流密度,综合运用“单线循环、分流疏导”等措施;启动东宫门外广场大循环,增设疏导指示牌,加装硬质护栏,实现人车分流,保持入园畅通。

  天坛的售票窗口节日期间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16个;新增15个女士专用厕所;80个安全疏导牌示;设单行线6个;疏导人员45人。

  北京动物园在热门场馆大熊猫馆执行“双限”措施,“萌兰”场馆前实行单向小循环有序排队参观,馆外实行单向大循环,并分段提示排队游客。

  (原标题:每个假期游客量都居市属公园前三 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如何成“顶流”)

【纠错】 【责任编辑:杨懿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