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延(右)“师带徒”现场培训。
创新成果
杨延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先后被水钢工会、首钢集团公司工会、六盘水市总工会、贵州省总工会等命名,并在201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目前拥有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在《冶金信息导刊》《水钢科技》发表论文4篇,2019年在《轧钢》杂志发表了《右旋锚杆钢筋两切分轧制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完成“钢坯断面增大工艺技术及设备稳定运行的研究与应用”“小规格棒材多线切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Φ10mm热轧带肋钢筋5线切分工艺技术开发”“SWRH82B盘条工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应用”“KYSWRH82B研究与应用”等20余项由水钢公司及钢轧事业部立项的技术进步项目。
工作室名片
工作室现有核心成员7人,杨延、彭浩波、游建、颜伟、熊天进、马虎、何志伟。其中轧钢助理工程师6名,轧钢高级工程师1名,主攻方向为棒线材轧制工艺的研发和改进。工作室理念是瞄准前沿、根植实践、引领创新、助推发展。杨延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以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培育轧钢核心技术为己任,以棒、线材轧制工艺研发和改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引领职工共同创新创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杨延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就以其超凡的创新能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责任感,成为引领水钢轧钢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杨延是水钢公司轧钢技术的领军人物,他凭借30多年的轧钢生产经验,从学生娃成长为轧钢高级工程师、首钢工匠、六盘水市第三届市管专家、贵州省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杨延扎根一线,投身于轧钢事业:“这一辈子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把钢轧好、轧出好钢。”
聚焦人才培养战略
业务技能稳步提升
“能够成为杨延创新工作室的一员,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能够独立解决许多工艺方面的问题了。”多次参加过水钢公司合理化建议评比且收获颇丰的工作室成员张清峰说。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在人才培养上,“杨延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师带徒机制,建立导师与学徒工作计划,完善过程考核和阶段评价机制,注重师徒双重考核,实施“专项技术技能提升行动”,带动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在人才评价上,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设立人才评价执行标准,注重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等多维评价,精准“育、留、用”,不断拓展人才纵向发展空间、横向发展通道,打破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人才激励上,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矩阵式培育体系,设立相应的等级序列,让每一类人才都有一个晋升通道,形成网格化管理,提高技术技能等级的权威性、有效性、实用性。近年来,工作室先后有3人晋升高级工程师、4人晋升工程师、4人晋升高级技师、7人晋升技师,6人被选拔到水钢公司职能部门和钢轧事业部管理岗位工作。
聚焦科技创新目标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杨延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改革,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项目《SWRH82B盘条工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应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钢坯断面增大工艺技术及设备稳定运行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在现有设备和工艺布置条件下,不改变原有设备,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尽可能将钢坯原料断面增大,减少轧钢轧制节奏间隙影响时间,提高成材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打通了生产瓶颈;《大规格热轧带肋钢筋纵肋扭曲的改进与研究》项目,通过对大规格纵肋扭曲产生原因的多方分析,找出了影响根源,解决了困扰大规格热轧带肋钢筋生产时易产生扭曲的难题,使水钢产品成为众多重点工程的指定用户,赢得了市场美誉度;《小规格棒材多线切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对中轧工艺路线和孔型系统重新优化设计,保证了中轧机组出来的轧件通条尺寸稳定性,因轧件尺寸所造成的堆钢影响降低70%以上。
这些创新成果对优化设备效能、提升工艺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充分发挥出“创新”功效,激发了职工创新创造的动能。工作室成员、钢轧事业部三棒作业区主任彭浩波说:“自从组建这个创新工作室以来,我们作业区新分入厂的部分团员青年通过在工作室开阔视野,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现在也能够独当一面了。”
聚焦创新改变未来 降本增效取得实效
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钢轧事业部号召全员深挖降本潜能,以细化降本目标责任到个人、小指标劳动竞赛等方式增强职工主观能动性,营造全员降本的浓厚氛围。“杨延创新工作室”积极响应号召,以解决瓶颈难题为切入点,发挥团队智慧,引领职工创新创效,为提高效益、提升效率增强发展后劲。为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创新工作室及时召开“工艺改善、创新创效”专题会议,明确对一棒两线9米定尺挡板进行技术优化的工作目标。有了奋斗目标后,创新工作室迅速进行宣贯和部署,利用早调会、班组会等形式,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号召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室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生产试验、现场跟踪、总结分析。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团队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一棒两线9米定尺挡板的优化改造项目经过层层检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与此同时,“杨延创新工作室”还为职工提供了专业书籍、专用工具及实战演练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之中。在工作室指导下申报的“轧件防扭转装置”“高速线材吐丝直管”“高速线材预精轧机组换压装置专用吊装装置”“一种延缓钢筋表面锈蚀的喷洒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