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工第一天,亦庄营商改革措施“上新”。近日,北京经开区推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大行动等一批政策措施,将通过主导产业聚链、未来产业育新等行动支持各类企业乘势而上。记者获悉,经开区今年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
超万P高性能算力“在路上”
今年亦庄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包括主导产业聚链、未来产业育新、专业服务聚合、聚才汇智领航、产业金融赋能、产业空间增效、开放合作拓界、全域数智转型、为企服务集成、城市魅力提升行动。
这其中包括筛选1000家高成长企业作为基金投资和服务包储备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安排供应100公顷土地和100公顷城市更新灵活用地,提供不少于50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超万P高性能算力,加快亦庄综保区封关运营,为企业定制10万平方米共享空间;为企业提供不低于10亿度绿电供给;试点人才“举荐认定制”,推出“亦城人才卡”,打造24小时青年活力社区。
更多惠企组合拳政策已经“在路上”。1月中旬,经开区将率先出台今年的“开门红”政策措施,围绕巩固扩大工业发展优势、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全面释放内需潜力促消费、积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加大企业培育支持力度等方面,出台10条具体政策措施。
亦庄在施及前期项目超700个
产业不断集聚优势,也释放出了更多的合作机遇。经开区围绕年度重大投资项目、产业招商政策、土地供应计划、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发布了2025年亦城机遇清单。
清单显示,目前亦庄新城在施及前期项目达到713个,总投资9049亿元;今年建设的项目452个,总投资5900亿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亦庄将继续保持千亿级别投资规模,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
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今年,亦庄拟编制10项政策文件,包括发布“科创二十条”2.0版本,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汽车、医药健康、信创、“机器人+”未来产业等具体措施,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大力度的支持、更加精准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助力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
土地供应方面,今年计划供应72个项目,总用地面积370公顷,主要聚焦产业体系与土地管理创新、宜业宜居城市建设、民生福祉与公共服务优化三大方向。
千亿级基金体系支持企业发展
近日,经开区也与工银资本、交银资本等11家基金管理公司签约,将强强联手赋能基金集群进一步优化升级。“我们将与专业化基金管理机构合作设立多支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并购基金,面向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开展投资业务,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金融支撑。”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能不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考验着营商环境。目前,亦庄已打造了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基金集群,建立包含直投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并购基金、CVC基金等完善的基金管理体系,形成覆盖企业发展种子期、天使期、VC和PE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基金生态。
这庞大的基金体系也将继续扩容。按照计划,亦庄的第二期百亿规模政府引导基金将设立,助力构建千亿体量基金支持体系;同时,年内还将发行储架总规模20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拓宽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范围。(记者 曹政)
(原标题:十大优化营商行动助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 今年亦庄将保持千亿级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