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开年抢滩布局新质生产力-新华网
2025 02/12 09:18:36
来源:北京日报

亦庄开年抢滩布局新质生产力

字体:

  从零部件配套到新能源整车下线,从民营火箭到商业卫星上天,从自主创新药到手术机器人落地……春节假期刚过,京城东南开启一幅幅未来产业创新图景。

  伴随着赛诺菲、SMC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空天街区、亦庄综保区等创新平台加速建设,经开区正重点布局58个产业园、超6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隔几分钟就“蹦”出来一张订单

  位于亦庄的北汽李尔工厂,系统隔几分钟就能“蹦”出来一张汽车座椅的订单。这些订单来自三五公里之内的北京奔驰工厂和小米汽车工厂。记者走进产线发现,这里的每条产线前都有一盏红绿灯,几乎每盏都亮着绿灯,这意味着产线正高速运转。

  数百个零部件运往车间后,在第一个工位上遇到的竟是一个机器人。灵活的机械臂抓起每块金属零部件,迅速烙下一枚指纹大小的二维码,以便日后追溯。

  从这里开始,汽车座椅要经过焊接、发泡、组装三道工艺。焊接车间内,零部件严丝合缝地置入夹具内,激光房安全门落下,剩下就全交给机器人了。转动几圈后,一个座椅骨架就在机器人手上诞生了。发泡环节,是将有着“独家配方”的液体反应剂注入模具,如同乳胶一样的固体泡沫迅速出炉,人工修剪后再排着队被挂到屋顶晾晒。组装线上工人最多,工人扫码后,手里的扭矩枪便“有数”了,打几颗螺丝、用多大的力都已提前设置好,只有按要求完成才能通过……

  “从接单到生产完成、把座椅运送到汽车工厂,不超过4小时。”北汽李尔工厂从大年初四就随亦庄的汽车整车工厂一起开工了,该工厂运营总监吴昊透露,工厂每天产量目前已接近3000台。

  汽车智造,上下游配套必不可少。目前,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正在亦庄加紧建设。其中,一期6.7万平方米已完成施工建设,二期的4万平方米也即将开建。“到‘十五五’末,亦庄汽车和交通产业集群规模力争突破4000亿元。”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火箭大街科技展厅4月亮相

  春寒料峭,亦庄新城瀛昌街6号院里热火朝天。过去雪莲羊绒生产基地不见踪影,换成了6栋拔地而起的建筑。

  去年,“北京火箭大街”在此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记者昨天探访发现,三栋研发中心已经封顶,两栋多层生产厂房也部分封顶。位于园区中央、造型如同火箭升空的科技展厅初具雏形,大批工人正为展厅4月亮相、园区整体年底完工而冲刺。

  商业航天公司一般都是刚刚创立的民营企业,很难有力量独自建设技术平台,成长的关键期正需要包含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除了这6栋建筑,近期我们还将建设一处共性技术试验生产平台。”现场施工负责人说,共性技术试验生产平台虽然只有一层,但层高将达到35米,将方便火箭等“大家伙”在此试验。未来,这里将涵盖火箭研发试验、生产制造等十余个共享共用试验平台,为企业提供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全方位支撑保障。

  新产品新工程密集“上新”

  万象更新,一款攻克罕见病的创新药也在亦庄的实验室里迎来突破性进展。

  几天前,锦篮基因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GC310腺相关病毒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许可。这款创新药针对的是由ATP7B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病。ATP7B基因的功能缺陷导致铜代谢障碍,进而使得有毒的游离铜离子沉积于肝脏、中枢神经系统、肾脏以及角膜等处,引发一系列进行性加重的病理改变。这款基因治疗创新药恰恰有望改善由疾病引起的铜代谢异常。

  亦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正瞄准更多前沿赛道。一批国际药企将在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加速落地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

  炙手可热的自动驾驶领域,文远知行开年即发布了新一代无人物流车W5,这款更能装的无人车,载货容积达5.5立方米,最大载重可达1000千克,续航里程达220公里,还可以实时分析交通状况,动态选择最佳行驶路线,规避拥堵。“W5无人物流车支持多车编队,仅需1人就能实现车队标准化、规模化运营。”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更多重点产业项目也“在路上”。今年亦庄将推动赛诺菲、SMC等新项目开工,推进京东方B20等项目投产,为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聚焦产业创新大平台,将推动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空天街区、亦庄综保区等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备足“粮草”。(记者 曹政)

【纠错】 【责任编辑:许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