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倾听百姓心声 传递时代温度
新华社记者杨淑君
“每个电话背后都是一个故事。”聚焦接诉即办改革实践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自2月18日上映以来,凭借其真实、生动的叙事风格,引起观众和业界关注。
影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选取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话务员成长、街道书记工作、接诉即办立法、外国记者调研、应急抢险等7方面内容,通过纪实拍摄手法,再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接诉即办故事。
“看电影的时候有笑有泪,真实的表达让人动容。”来自北京的观众张女士说,她也曾拨打12345热线解决家中水管漏水的问题,亲身感受到接诉即办的高效与便捷。
在不少观众看来,影片带有浓厚烟火气,且构思巧妙,用一条电话热线串联起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治理场景,热线的原声“让现场感拉得满满的”。
76岁的北京市民孔繁震观影后感慨:“影片讲述的就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看这部电影也更加明白了社区工作的不易。”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冠英园社区社工井妮娜眼中,“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当中最小的服务单元,却蕴藏着推动超大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
《您的声音》总导演徐洁勤说,创作团队在拍摄过程中走到基层,走访40余个相关单位,前期采访了百余位工作人员,力求真实还原接诉即办的全过程。“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基层一线工作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影片在收获观众共鸣的同时,也受到业界专家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评价:“影片准确有效地选择了7个故事,用过程化的讲述、平视的角度回归了纪录片的本体语言特性,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纪录片力量。”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说:“影片将镜头对准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透过人和事件的具体讲述来展现北京形象。”“影片以北京的实践为基础,通过真实、艺术、情感兼具的纪实影像,为城市治理议题提供了一个有温度的解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琦说。
记者了解到,该片自2024年3月开始筹备,历时10个月完成制作,拍摄涉及北京市9个区120余个场景,生动挖掘不同岗位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的真情实感。
“社会现实题材永远是有生命力的,每个时代的纪录电影人都在保留那个时代最真的东西,我们也希望这部影片能成为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的一份力量。”徐洁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