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最”营商品牌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新华网
2025 04/14 09:03:15
来源:北京日报

打造“三最”营商品牌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迭代升级

字体:

  4月11日,北京某商贸公司的李先生预约了办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事项,却临时发现营业执照副本丢失。无比焦虑的李先生给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打去电话,工作人员远程指导他通过e窗通系统发布了营业执照作废声明,并详细告知后续事项,很快消除了李先生的疑虑。

  这是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今年推出“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以来,解决的第7000件诉求。以“通通办”为代表,副中心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体系不断迭代升级,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为企业群众办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

  通过智能政务终端,办事人可在十分钟内办结大多数事项。

  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记者 白继开摄

  服务办事群众60万余人次

  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向南约五公里,一座红色砖墙建筑引人注目,北京锻压机床厂满是工业风的老厂房内,已经实现腾笼换鸟。2021年9月13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在此开门运行,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市、区、街(镇)、居(村)四级政务服务扁平化管理的综合性政务大厅。

  近日,北京亚幕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孔先生,来大厅办理影片审查业务,高效便捷的办事服务令他耳目一新。“以前要大老远跑去市里,现在家门口就成。这里不愧是副中心,科技范儿太足了,自助机上就能办。”

  在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前,北京东部的企业群众要办理市级事项,只能长途跋涉赶往六里桥的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如今,人们在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即可享受“同质同效”的办事服务体验,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为企业群众带来了实打实的便利。

  目前,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3385项政务服务事项、300项便民服务事项,累计接待办事群众60万余人次,完成市、区两级事项审批47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技术升级,实现174项企业个人常用信息复用“少填写”,364项可识别电子表单数据“免提交”,211类市级电子证照对比核验“减材料”,审批决定加盖政府部门电子印章“零时限”。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营商环境处处长陈新介绍,“我们通过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问题,让政务服务可以就近办、一体办、云端办。”

  这样的便利,办事人体会最深。“以前得拿着一堆材料跑几趟,现在只要出示身份证,一次就搞定了,也不担心弄丢营业执照原件。”李先生办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业务,以前办理需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等一系列相关材料,现在后台人员通过政府信息共享系统就可以直接获取电子证照。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首开万象汇于去年9月开门迎客。其中,多家商户通过“一业一证”模式实现准入即准营。“我们超市业态需要办理多个许可证,在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通过专门的申报端口申报,同步办理了多个许可证,大大节省了时间。”北京家家悦超市负责人介绍。

  “云窗口”推动区域协同

  在“区域通办”专区,登录副中心政务服务平台,远程视频交流,上传申报材料……几个简单步骤,一家河北廊坊大厂子公司的负责人秦先生就完成了相关手续办理。视频另一端,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快速整理秦先生从河北发来的材料。政务服务实现云端“握手”,得益于京津冀“跨省通办”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的形成。

  按照北京政务服务标准,副中心分别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香河县、三河市和天津市武清区,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探索“本地提交、远程审批、就地出证”新模式,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异地政务服务事项。

  “过去办事得专门跑一趟北京,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把北京的事办成了。”日前,天津市武清区的刘女士通过城市副中心部署在天津武清“跨省通办”窗口的副中心政务服务“云窗”系统,与北京市通州区交通局的工作人员远程视频连线,找回了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账号和密码。

  截至目前,副中心已实现230项“同事同标”事项在京津冀自贸区范围内无差别受理,标准一致。推广“云窗口”服务模式,推动副中心(通州区)3543项政务服务事项与天津690项、河北495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

  “通通办”打破政企沟通壁垒

  在服务企业群众的过程中,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打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壁垒,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自2021年9月开厅以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创造性地推出了政务专员服务,建立起了“企业吹哨、政务搭台、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员服务。

  2023年9月,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对“政务专员”服务进行升级,推出了“政管家”企业微信号,线上收集、响应、处理企业诉求,远程辅导企业准备申请材料、进行业务填报,并持续为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024年5月,副中心推出业务咨询“一号通办”机制,实现群众无论面对哪项政务业务,只需拨打一个统一号码即可获得精准解答。

  今年,副中心又整合企业诉求渠道,推出“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通的高效服务。平台以“一网通办、统一受理、快速响应”为核心,将分散在线上端、手机端、电话端等的各类诉求渠道,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企业诉求服务平台,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实现企业诉求从分散受理到集中研判、联合解决的转变。同时,推出“通通办”二维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诉求服务入口。企业只需通过扫码、致电等简易方式,就能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

  通州区政务和数据局副局长马淑慧介绍,接下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将深耕“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打造“三最”营商品牌,营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持续深化“区域通办”,建立“携手帮”工作机制,联合多区、多部门协同高效解决企业诉求。(记者 孙云柯)

  (原标题:打造“三最”营商品牌 副中心政务服务迭代升级)

【纠错】 【责任编辑:胡傲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