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教师越来越“博海化”,都是博士、“海归”;知识结构上越来越多元化,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而且他的知识结构不光来源于一个专业,可能是“S型”甚至是“Z字型”搭建起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上越来越年轻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的阅历也越来越简单化,基本都是在学校。
对于这些年轻的教师,一方面我们觉得通过培训,通过强化他们的社会实践,通过他们更多担负起在教学科研上的重任以及更多介入到学生的实践里面,能够形成他们跟学生“干在一起、想在一起”的心理认同,而不是上完课就离开。
另一方面,通过老教师对他们的传帮带,形成一种文化传统,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什么是一个能被学生记住一辈子的好老师?应该有一个榜样在他们面前。我们“驼韵师话”系列活动就是这样一个目的,在这种氛围下,如果任何一个青年教师能理解或者记住一句话,并且把这种话转化为他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就做到了。所以,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实际上还是要努力地形成一种同向同行的氛围,使整个制度约束和教师自身的道德约束能够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对于老师来讲,他一定要参与和涉及到那个专业实习的阶段里面。比如这个老师教了六个班,可能是四个专业,原来只有一张试卷、一个问题通贯了这六个班。但如果现在有不同的班,比如说法学的、劳动经济的、文化传播的,有不同的时期和地点,有国企的、有民企的,可能也有社区的,老师要根据实践特点和实习特色一对一地分众化单独出题,跟专业老师一起介入和指导学生的实践,让他能够找到这个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侧重点,而不是简单地、一般齐一般化地出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也提到,要防止一般齐,还要实行从原来的“大水漫灌”改成现在的“精准滴灌”,如何滴灌?那一定是“一事一议”,“一教一案”,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点汇集起对这门课不同的支撑,通过已有的交流模式,他可以在学生实践的点上有更多地认知。
在传统的教学形态下,我们以课程为时间,以纪律约束为要点,其实这样一种简单的、面对面的师生关系,正越来越被以网络为空间、以需要为时间、以点对点的心理随机互动这样一种开放教育下新的需求关系所改写。这种状态下,怎么才能针对学生的需求?我觉得一定是我们的说理、抒情、夹叙夹议,要和他们自己的视觉紧密结合,因为如今学生接触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形成一种在移动互联网下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眼见为实、体验为真、内容为王。
那么,怎么把我们这些有机的内容、好的道理,变成他们身边能够理解的情理?变成我们可以讲述的故事?而且变成一个他们认同的故事?我觉得在教学体系向真正的价值体系深度转化的时候,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分众化教学,针对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产生不同的教案。同时,在每一个点上一定要注意跟今天的时事、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热点都紧密关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及时地互动和分享,获取他跟老师同步的思维。
这样并不是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是给所有老师提出了完全不可控的新挑战。压力肯定会有的,因为你不知道最后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选项。所以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不是代替了教学,网络教育的互动其实加大了老师备课的难度和对所有可能产生结果的预期。当你出一个题的时候,就像记者招待会一样,你得面对所有的可能性,但恰恰这个时候,对老师的素养、老师的知识结构、老师对于所有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控都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