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
评剧 产生于河北省东部的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一带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1930年前后,芙蓉花、白玉霜及喜彩莲等先后将评剧带到北平,使评剧成为北平人喜爱的戏曲剧种。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脚之分,后逐渐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增添行当,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其表演艺术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及唱腔,形成自己的板式变化结构体制,分为尖板、搭调、大安板(慢板)与小安板、三锤、倒板、垛板、流水板,并有反调。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和京剧基本相同。1955年中国评剧院(现北京评剧院)成立,促进了评剧艺术变革。主要是表现题材范围的扩大和评剧男演员的崛起。剧院的代表剧目,现代戏有《金沙江畔》、《向阳商店》。传统剧目有《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等。其中《秦香莲》、《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已摄制成影片。著名的女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李忆兰、花月仙、赵丽蓉,著名的男演员有魏荣元、马泰、席宝昆、张德福、赵连喜、陈少肪等。
单弦
单弦 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1880年前后旗籍子弟随缘乐(本名司瑞轩)自编曲词在茶馆里演唱,逐渐形成独立的曲种。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编订的《白雪遗音》卷3中《酒鬼》篇,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单弦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自随缘乐以后,产生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名家,推动了单弦艺术的发展。单弦有两种演出方式:①自弹自唱;②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原称“双头人”。单弦的曲目,前期主要是反映清代北京社会生活风貌的,如《穷大奶奶逛万寿寺》、《青草茶馆》等,也有由戏曲故事改编的,如《罗锅儿抢亲》、《合钵》等。随缘乐以后,则多根据《聊斋志异》、《今古奇观》、《水浒》等小说改编,如《续黄粱》、《胭脂》、《杜十娘》、《翠屏山》等。
岔曲
岔曲 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可以单独演唱。清乾隆年间兴盛。分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摹拟女性第一人称口吻的情歌。有一人独唱和二人分饰正旦、小旦对唱两种。岔曲的音乐结构,基本句式是六句体,也可加衬句、数子扩展至数十句。曲词多采取咏赞体,以抒发意兴。岔曲演唱方式还有“群曲”(见八角鼓),曲调流传的有荡韵、别韵、脆岔、平岔、起字岔、长岔、数子岔、琴腔(又叫赶板)等。
八角鼓
八角鼓 清代盛行的曲艺曲种。又称单弦牌子曲。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1949年后,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演唱,称为“单弦联唱”。②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④单弦。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
太平鼓
太平鼓 明清两代开始在京西宛平县盛行的一种带铁柄的椭圆形单面鼓。鼓面用羊皮或高丽纸制成,形如芭蕉扇,柄下有3个麻花状铁圈,其中一串带有锻制的铁环。表演时边舞蹈边击打鼓面,可单人或数人表演,也可几十人至上百人集体表演。太平鼓分文鼓、武鼓和花鼓三种。武鼓揉入武术技法,动作难度大。文鼓则以演唱民间小调为主。
快板书
快板书 曲艺曲种。由数来宝演变而成。因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开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李润杰将评书和相声的艺术手法融合到快板艺术小,丰富了数来宝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形成普遍流传的快板书。快板书在七言对偶的基本句式之外,增添了单宁垛、双宁垛、三字头、四字联、五字垛等句式,以及重叠、连叠句的长句式。随着句式的丰富,七块板儿的运用也有了新的演变。例如大小板儿的混合连奏多用于开书板儿和段落之间的过渡,说书中间的击节和烘托则多以节子板儿为主,以大板儿为辅,而大板儿又成为摹拟事物、辅助表演的道具。快板书的代表曲目有《千锤百炼》、《劫刑车》、《巧劫狱》、《熔炉炼金钢》和《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律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 又名梅花调。20世纪初叶以来流传于京、津两地。脱胎于清末流传在北京北城一带的“清口大鼓”。句式基本上为七字句,偶尔加三字头,快板中有时有五字句,有时也依据内容穿插长短句的曲牌。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上寿》,新编节日《秋江》、《张羽煮海》等也可以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日中有不少取材于《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此外还有《鸿雁捎书》、《摔镜架》、《目连救母》等,新编曲目有《绣红旗》、《江姐进山》、《千里堤送别》、《半屏山》、《悲壮的婚礼》、《二泉印月》等;
花钹大鼓
花钹大鼓 昌平县民间艺术舞路。清乾隆年间由山西传入。8个成年人轮换敲打直径3尺的4面大鼓。由8-12岁男孩女孩各8人,边打直径5—6寸的小铜钹边舞蹈。有老八架、龙通通、上卜调和三起鼓等10余种鼓谱,每套鼓谱都以“长行鼓”鼓点相串联。结合鼓谱,还编了:弹跳、换跳、自转、对钹,扔腿等各种舞步。表演队可多达250人。
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 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19世纪末叶逐渐有艺人到京、津两地演唱。20世纪30年代,演员翟青山在广播电台播唱时,只有一台扬琴伴奏,称为“单琴大鼓”。1949年,因演员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定名为北京琴书,用四胡伴奏。板式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有《三国演义》、《回龙传》等lO余部。现在多以演唱短篇唱段为主。经过整理的传统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 由八角鼓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1952年经老舍提议改称现名。在向舞台表演艺术过渡中,吸取了戏曲、话剧的形式。50年代初,成立北京曲艺团,排演过现代戏《柳树井>以后又排演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并摄制成电影。1979年北京曲艺团改名北京曲艺曲剧团。著名曲剧演员有:魏喜奎、孙砚琴、李宝岩、佟大方等。
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 又称灯影。以驴皮、羊皮等材料制成各种人物、景物、动物、道具等,用灯光在幕布后衬出这些影象,配上音乐、唱词,由提影人操纵表演。北京皮影分东城和西城两派。东派由滦县、乐亭传入,影戏班在东四一带活动。西派传说是明代由琢州传入北京,班社集聚在宣武门至新街口一带。清初皮影作品,头脸全靠单线表现性格和身份,武将如古时壁画。清中叶后,京剧影响了皮影造型,出现了生、旦、净、丑脸谱形象。20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有北京皮影的人物、布景等艺术制品。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河北泽戏曲剧种。清道光年间形成。曾称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指天津卫)梆子、秦腔。1952年定今名。清中叶,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经音随地改的衍变而成。从咸丰、同治年间到20世纪20年代末,在京兴盛。重要的班社先后有:瑞胜和、源顺和、庆顺和、玉成班、宝胜和、义胜和、永顺和、祟庆班、吉利班、祟雅社、奎德社等。名演员有梁宗旺(达子红)、田际云(想九霄)、吴毓顺(小茶壶)、郭宝臣(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杨宝珍(杨娃子)、薛固久(十二红)、孙培亭(十三红)、何景云(何达子)、崔德荣(灵芝草)、魏连升(小元红),以及女演员赵佩去(小香水)、鲜灵芝、刘喜奎、金玉兰、王莹仙(金刚钻)、秦风云、李桂云等。光绪中叶,与二簧同班在京演出(叫“两下锅”),一度出现梆簧合作演出的风气。1960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代表性剧目有《秦香莲》、《蝴蝶杯》、《拾玉镯》、《白毛女》等。河北梆子唱词及念白的发音,早期杂有山陕音调,自20世纪初杨韵谱的奎德社始,逐渐改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念白虽与京剧相近,但不念“上口字”。脚色行当分类和其表演程式,大体与京剧相同。生行中以须生为主,唱做并重。旦行中的青衫(又名青衣)以唱为主;花旦重做功说白。刀马旦文武并重。花脸多用假嗓,只有净生行(包括大净生与二净生)与京剧不同,兼用生、净两行表演程式。各行当均有自己特定的传统唱腔。生腔苍劲悲壮,旦腔高昂激越,净腔粗犷豪放,丑腔戏谑跳跃。其中,生旦行的唱腔较丰富多样。唱腔音乐,主体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包括正反调)、流水板、减板、哭板。辅助板式有导板、大起板、尖板、搭调、哭头(么二三)、留板、锁板等。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梆子、笙。打击乐器的锣鼓借鉴京剧,打法大体相同。
十不闲莲花落
十不闲莲花落 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