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频道


 

 

在北大讲京剧  

  

■徐城北

  去年暑期接到北京大学的电话,邀我秋天开学后去讲一个学期的
京剧课。每周讲一个半天,一共18周,是全校同学的选修课,最后考
试,算两个学分。

  上第一节课时,我带着清晰的讲稿,带着照片、CD和VCD三个系列
的辅助教学手段,信心十足。但一提问,顿觉不那么简单。我问:
“是南方人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占了三分之一。又问:“从没自
己掏钱进剧场看过戏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占了三分之二。再问,
发现120多名同学当中,有文科生、理科生、研究生、北大票房成员和
外国留学生五种成分,还有若干“大四同学”,声明“学分已够”,
来此纯粹是想了解一下京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听课,不参加
考试。

  真有些懵。听课人太杂,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连起跑的方
向也不一致,下边的课怎么讲?这还是当前的“横”。更有历史上的
“纵”——五四运动前后,首先发难京剧的,不也是大名赫赫的燕园
人物么?如今给北大同学讲京剧,似乎就不能回避北大在看待京剧问
题上的历史。

  我给同学留了课下作业,调查他们对京剧的看法。等交上来一看,
有一篇题目是《听母亲的心跳》,其中有这样的字句——

  “怀抱婴儿,使其头紧贴母亲左胸,就会比较安静。父母有时为
了让婴儿安静,不妨用指尖轻敲桌面。这是因为婴儿紧贴母亲左胸,
就如同回到母腹;父母敲击桌面,摹拟了母亲心跳,再造了母腹的安
谧。我心目中的京剧——凝聚着古人与近人的忧乐,寄生着《诗经》
与宋元戏曲的魂魄,亲之近之,仿佛能听到母亲的心跳。灯前夜读,
月下听戏,白天被学业揉皱了的心灵在夜晚的书香乐韵中缓缓舒展——
‘如婴儿乎?’……”

  我找到这位同学,他说自己习惯在晚上读书时“顺便”听京剧,
有时也听外国古典音乐。他说,“这么幽幽着,远远着,实在是享受”,
但就是不想和演员及戏迷对话,“怕被吓着”。就在我进行这场访谈
时,北大京剧票房送给我一张请柬,预定某日演出《大登殿》,声称
两位旦角都是男同学演的,薛平贵则是由马派老生出演。我刚一愣,
人家立刻解释“是按马先生年轻时的路子演的”……

  我顿时感到重负在肩。立刻调整课程,增加了三次欣赏课(一次
欣赏经典的剧目片段,一次欣赏流派,一次欣赏历史剧和现代戏),
设置了两次小作文(《我与京剧》及《我的北大》)。我更利用去北
大讲课之前之后,走访了几位文史教授,请教了有关北大当年的情况,
以及他们对京剧前途的预测。然后,我就在讲堂上交错着讲述了两种
精神——一是京剧精神,一共八条;此外还根据“纪念北大百年”的
几本书,尝试说了几条北大精神。最后,我这样提出立论:到北大讲
京剧课,就必须涉及到这两种精神——让它们由碰撞达到相通,讲课
才能有实效,听课同学以及讲课者,也才能同时获得收益。否则,单
说点京剧形式的皮毛,就没什么“大意思”了。

  临近考试,也正是“财富论坛”到上海开会之际。这些洋人要谈
论2050年时的中国,使我灵机一动,也模仿着出了一道“活题”:
“2050年总会到来,那时同学们已经70岁上下,估计已退休回家。请
预测一下那时的京剧发展状态,以及那时自己和京剧的联系……”我
预先把这道题“透露”给同学:“这不是论说题,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我给分不是依照‘正误’,而根据是否能展开想像,是否能给我一个
充满学识、才情和人生阅历的回答。一定写成散文(或美文),观点
要能自圆其说。请大家预先写好文章,考试时带来,直接贴在试卷的
最后……”

  后来判卷时,看得我心花怒放。容我抄录三段作为例证:

  一位说:“有这样一个画面:狗的额头前方挂着一方腊肉,狗想
吃却又够不到。于是狗向前跑,谁知腊肉更跑在前边。我呢,也位于
这可怜的追逐腊肉的队伍中。我曾自问:‘那腊肉是什么?’——是
美貌、金钱和权利么?其实,路边有小花、山峰和溪水,我却盲人一
样视而不见。京剧就是这美景中的一角,当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强烈
时,就容易一再忽视……老年人大概追逐了一辈子腊肉,却极少有人
得到,多数人为之耗费了毕生,最后才有人把它看透……于是,京剧、
书法和绘画,才成为他们最终的选择。我如今也进入了老年,终于结
束了对腊肉的追逐,要在另一个领域行走了。”这位同学既是讲寓言,
也是说大实话;文字是通俗的,思路却是前卫的。

  还有一位同学描述了老境:“退休后想写点有分量的东西,但发
现周围的世界变化太快,自己简直没办法看清楚。爱过的人生离死别,
是相册中发黄的纸页;孩子在遥远的地方,孙子在更遥远的地方,他
们和我的感情藏在细细的电话线中。回首半个世纪,发现什么都变了,
惟一留着旧时代痕迹的一个爱好,就是听京戏……但是,我绝不想把
今天(2050年)的京戏叫做京戏,这个也叫‘京戏’的玩意儿,正如
孙子和我的关系——他虽然延续着我的血脉却和我完全是两个人……”
这一感觉太微妙也太准确,它同样适用于我们观察昔日的京戏——从
程长庚到梅兰芳,再由梅兰芳到今天的京剧,其中不也横亘着这种
“既有血脉渊源却又截然是两个人”的关系么?

  看卷子是要给分数的,但我时常满足于欣赏而忘记打分。我的心
中时常呼喊:“北大就是北大!”

  我为最后的考试,还出了一道挺“刁”的题——京剧《华容道》
是写关公和曹操之间的事。前者是胜方,又是正面人物;后者失败,
还是个“大白脸”。但两个演员如果不成“对手”,也会发生“关公
怕曹操”的事,观众为曹操喝彩是允许和正常的。我接下去问——如
果是《红灯记》的“赴宴斗鸠山”一场,如果演李玉和的演员“演不
过”鸠山的话,可否给饰鸠山的演员喝彩?

  这道题的“刁”就在于——貌似拷问审美的特殊性,实际有很严
峻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结果,这道题回答得很糟糕,普遍论证无
力,问题更出于同学们对“文革”的茫然。我看试卷时的心情,总是
难免沉重。北大固然“就是北大”,但毕竟也同时是“高校中的一员”,
今日大学生对“文革”大多陌生,有责任的不是这些莘莘学子,倒是
处在“师长”位置、对他们能够耳提面命的人。后来,我把判完的卷
子寄回学校,还专门打电话向北大老师反映了自己的忧虑。

  两道试题,得出一“正”一“反”两种结果,倒使“面对燕园”
这个问题增加了分量。仔细深想,“正”和“反”都带共性,一切也
都“正常”。如今讲课早已结束,但我和部分同学保持着联系,我希
望今后继续共同探讨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问题。去年暑期接到北京大
学的电话,邀我秋天开学后去讲一个学期的京剧课。每周讲一个半天,
一共18周,是全校同学的选修课,最后考试,算两个学分。

  上第一节课时,我带着清晰的讲稿,带着照片、CD和VCD三个系列
的辅助教学手段,信心十足。但一提问,顿觉不那么简单。我问:
“是南方人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占了三分之一。又问:“从没自
己掏钱进剧场看过戏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占了三分之二。再问,
发现120多名同学当中,有文科生、理科生、研究生、北大票房成员和
外国留学生五种成分,还有若干“大四同学”,声明“学分已够”,
来此纯粹是想了解一下京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听课,不参加
考试。

  真有些懵。听课人太杂,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连起跑的方
向也不一致,下边的课怎么讲?这还是当前的“横”。更有历史上的
“纵”——五四运动前后,首先发难京剧的,不也是大名赫赫的燕园
人物么?如今给北大同学讲京剧,似乎就不能回避北大在看待京剧问
题上的历史。

  我给同学留了课下作业,调查他们对京剧的看法。等交上来一看,
有一篇题目是《听母亲的心跳》,其中有这样的字句——

  “怀抱婴儿,使其头紧贴母亲左胸,就会比较安静。父母有时为
了让婴儿安静,不妨用指尖轻敲桌面。这是因为婴儿紧贴母亲左胸,
就如同回到母腹;父母敲击桌面,摹拟了母亲心跳,再造了母腹的安
谧。我心目中的京剧——凝聚着古人与近人的忧乐,寄生着《诗经》
与宋元戏曲的魂魄,亲之近之,仿佛能听到母亲的心跳。灯前夜读,
月下听戏,白天被学业揉皱了的心灵在夜晚的书香乐韵中缓缓舒展——
‘如婴儿乎?’……”

  我找到这位同学,他说自己习惯在晚上读书时“顺便”听京剧,
有时也听外国古典音乐。他说,“这么幽幽着,远远着,实在是享受”,
但就是不想和演员及戏迷对话,“怕被吓着”。就在我进行这场访谈
时,北大京剧票房送给我一张请柬,预定某日演出《大登殿》,声称
两位旦角都是男同学演的,薛平贵则是由马派老生出演。我刚一愣,
人家立刻解释“是按马先生年轻时的路子演的”……

  我顿时感到重负在肩。立刻调整课程,增加了三次欣赏课(一次
欣赏经典的剧目片段,一次欣赏流派,一次欣赏历史剧和现代戏),
设置了两次小作文(《我与京剧》及《我的北大》)。我更利用去北
大讲课之前之后,走访了几位文史教授,请教了有关北大当年的情况,
以及他们对京剧前途的预测。然后,我就在讲堂上交错着讲述了两种
精神——一是京剧精神,一共八条;此外还根据“纪念北大百年”的
几本书,尝试说了几条北大精神。最后,我这样提出立论:到北大讲
京剧课,就必须涉及到这两种精神——让它们由碰撞达到相通,讲课
才能有实效,听课同学以及讲课者,也才能同时获得收益。否则,单
说点京剧形式的皮毛,就没什么“大意思”了。

  临近考试,也正是“财富论坛”到上海开会之际。这些洋人要谈
论2050年时的中国,使我灵机一动,也模仿着出了一道“活题”:
“2050年总会到来,那时同学们已经70岁上下,估计已退休回家。请
预测一下那时的京剧发展状态,以及那时自己和京剧的联系……”我
预先把这道题“透露”给同学:“这不是论说题,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我给分不是依照‘正误’,而根据是否能展开想像,是否能给我一个
充满学识、才情和人生阅历的回答。一定写成散文(或美文),观点
要能自圆其说。请大家预先写好文章,考试时带来,直接贴在试卷的
最后……”

  后来判卷时,看得我心花怒放。容我抄录三段作为例证:

  一位说:“有这样一个画面:狗的额头前方挂着一方腊肉,狗想
吃却又够不到。于是狗向前跑,谁知腊肉更跑在前边。我呢,也位于
这可怜的追逐腊肉的队伍中。我曾自问:‘那腊肉是什么?’——是
美貌、金钱和权利么?其实,路边有小花、山峰和溪水,我却盲人一
样视而不见。京剧就是这美景中的一角,当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强烈
时,就容易一再忽视……老年人大概追逐了一辈子腊肉,却极少有人
得到,多数人为之耗费了毕生,最后才有人把它看透……于是,京剧、
书法和绘画,才成为他们最终的选择。我如今也进入了老年,终于结
束了对腊肉的追逐,要在另一个领域行走了。”这位同学既是讲寓言,
也是说大实话;文字是通俗的,思路却是前卫的。

  还有一位同学描述了老境:“退休后想写点有分量的东西,但发
现周围的世界变化太快,自己简直没办法看清楚。爱过的人生离死别,
是相册中发黄的纸页;孩子在遥远的地方,孙子在更遥远的地方,他
们和我的感情藏在细细的电话线中。回首半个世纪,发现什么都变了,
惟一留着旧时代痕迹的一个爱好,就是听京戏……但是,我绝不想把
今天(2050年)的京戏叫做京戏,这个也叫‘京戏’的玩意儿,正如
孙子和我的关系——他虽然延续着我的血脉却和我完全是两个人……”
这一感觉太微妙也太准确,它同样适用于我们观察昔日的京戏——从
程长庚到梅兰芳,再由梅兰芳到今天的京剧,其中不也横亘着这种
“既有血脉渊源却又截然是两个人”的关系么?

  看卷子是要给分数的,但我时常满足于欣赏而忘记打分。我的心
中时常呼喊:“北大就是北大!”

  我为最后的考试,还出了一道挺“刁”的题——京剧《华容道》
是写关公和曹操之间的事。前者是胜方,又是正面人物;后者失败,
还是个“大白脸”。但两个演员如果不成“对手”,也会发生“关公
怕曹操”的事,观众为曹操喝彩是允许和正常的。我接下去问——如
果是《红灯记》的“赴宴斗鸠山”一场,如果演李玉和的演员“演不
过”鸠山的话,可否给饰鸠山的演员喝彩?

  这道题的“刁”就在于——貌似拷问审美的特殊性,实际有很严
峻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结果,这道题回答得很糟糕,普遍论证无
力,问题更出于同学们对“文革”的茫然。我看试卷时的心情,总是
难免沉重。北大固然“就是北大”,但毕竟也同时是“高校中的一员”,
今日大学生对“文革”大多陌生,有责任的不是这些莘莘学子,倒是
处在“师长”位置、对他们能够耳提面命的人。后来,我把判完的卷
子寄回学校,还专门打电话向北大老师反映了自己的忧虑。

  两道试题,得出一“正”一“反”两种结果,倒使“面对燕园”
这个问题增加了分量。仔细深想,“正”和“反”都带共性,一切也
都“正常”。如今讲课早已结束,但我和部分同学保持着联系,我希
望今后继续共同探讨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问题。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