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危机意识演练应急流程
北京晚报
20日上午,市政协举行抗“非典”与讲卫生研讨会,15位政协委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心理卫生、精神卫生、防治“非典”举措和防治“非典”的长期性6个方面建言献策。
针对国务院刚刚出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秘书长、主任医师王琳委员认为,北京市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法规,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她指出,预警机制、应急系统的建立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硬件,要保证法律制度正确实施、很好地处理突发紧急事件则要有良好的软件来支撑,而广泛教育市民树立危机风险意识、法律培训预警系统及应急处理系统,就是其关键的软件。王琳委员建议,积极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一法律的宣传;增强市民的危机意识,提高市民发现、捕捉、判断信息的能力;各部门尤其是医疗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相关各部门制定一套应急演练流程,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实战演习;政府应对以上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北京佑安医院院长赵春惠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经历了北京非典疫情的全过程,我深切地感到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抗击非典有着直接的关系。传染病的流行条件需要有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在疫情发生后,社会上很多人不讲公共卫生,随地吐痰,接触感染者不报告、不隔离,造成大面积流行。这个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何等重要。”她建议对于违反公德的不良行为,要建立地方性法规加以约束,这样才是维护公共卫生的长效机制。
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李晓童委员建议,建立精神健康防御体系,逐步实现社区心理咨询网络化工程,同时建立精神健康财力保障机制,扶持社会性心理健康机构,开展普及精神健康知识以及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临近中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员董小平、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江、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等,还分别就个人卫生、精神卫生和防治非典的长期性等课题先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