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 让我们懂得爱
人民网
校园篇
几十天的“禁闭”生活,在初夏的清华园中,我深深体味着“典型”与“非典型”的校园生活。不论是古香古色的“老馆”(图书馆),还是内在现代化十足的“新馆”(图书馆),丝毫没有因SARS的影响受到同学们丝毫的冷落。只是我们进入图书馆时的脚步不得不放慢了——由原来的两列队伍进入改为一列,每个人在进门时还要在红外线测温仪前站上两秒钟以检查体温是否合格;为了避免人员密集,阅览室的椅子被撤走了一半——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在非典时期还能保持早起、排队、抢座位习惯的原因。东操上,学生自发成立的“存包处”似乎人气更旺了一些,原先的两个书架早已不够用了,“野餐布”被铺在了旁边的地上,随时“迎候”各式各样的书包。……非典时期的水木清华,每一处都是风景如画。
在非典时期的校园中,我们时时刻刻体验着爱的感觉。最近,正是“甲级团支部”评比的日子,“争取拿到‘甲团’称号”这一光荣任务几乎都被写到了每一个班的班级计划中。我们班必然也加入了争夺的行列。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为了最终的答辩工序,大家决定拍个Video记录班里每一个同学的声音和班级的面貌。好天气、好景致、好心情,上午10点钟,新闻1的同学们,离开了各自的自习教室,纷纷聚集到了体能训练场旁小树林的草坪上。夏日的清华园美得没有瑕疵,再加上女生们五彩斑斓的衣服,更为校园增添了一份姿色。在团支书的指挥下我们开始了Video的拍摄与录音——“新闻1,加油!”的声音一遍遍地响起,直到喊出了大家满意的效果为止。起初,这项“任务”一样的工作让大家还有些顾虑,真正喊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内心的喜悦与兴奋,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呼喊。好久没有这样痛快了,我想,这一喊不仅喊出了我们对新闻1的热爱,同时也喊跑了积在心里很久的对SARS的“愤怒”。伴随着“哈哈……”的笑声,短暂的班级“聚会”结束了。封校以来,很多课都改为网上授课或者自习,大家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今天有这个机会,真是来之不易,也为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的“非典型”型校园生活添加了一点“典型”因素。
亲情篇
非典时期的我,每天都感受着家人、朋友的关爱。
母亲节那天,妈妈上了一线,自然被隔离在外面的集体宾馆里,我又被限制在学校,就爸爸一人在家——一家三口头一次分开这么久。不经意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没想到同学把妈妈上一线的消息写在了清华的bbs上,立刻,很多同学都发了祝福和祈祷的帖子,真是让我感动不已。
由于报纸上登出了北京市每一个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名字,很多认识我们的人都纷纷打来了电话询问情况。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爸爸说,单位的同事和邻居们都知道了我家的情况,都很热情地说如果有需要很愿意帮忙。听着爸爸的话,想着他虽然一人在家可周围还有那么多朋友,我也安慰了许多。我们每次通话的时候,爸爸都使用很高兴的语气和我聊天,告诉我家里的情况,给我讲我家狗狗的故事,还不忘嘱咐我小心身体,好好学习。其实我知道,他心里很寂寞的,每天晚上都自己一人出去遛弯儿,就是想和人聊聊天。在家里,父亲总是扮演着不容易表露感情的角色,从小到大我和爸爸的关系都不是很亲密,有时在一起甚至没什么话可说,可现在,我们之间的相互担心才让我明白自己是多么爱他。转眼,妈妈上一线工作将近三个星期了,国家规定每人在一线工作六个小时,然后回住处休息。虽然工作很忙碌也很辛苦,但后勤设施都很到位。这让我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眼看着北京新增病例的人数从三位数降到两位数到一位数,我的心情真的比高考考上了清华还高兴。每天的电视报道,我最关注的事情只有两件——北京新增SARS人数和天气预报。每次,同学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总要为第二天的雷雨大风而拍手庆幸。我知道,虽然妈妈工作的环境有空调,可是穿着那身密不透风的衣服依然很难受,就更别提天热了。我和妈妈“短信传情”,有什么消息我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她。也让她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要担心我——女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个人篇
伴随着非典形势一天一天好转,我也发现自己在慢慢成长。SARS一度带给我们恐惧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我们可以脱离以前忙忙碌碌的生活,静下心来看看书,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挖掘自己的想法,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我头一次这么认认真真的观察清华园的一点一滴,头一次这么如此享受着爱与被爱的感觉。
非典——让我们懂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