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爸爸,我们盼您平安回家”

千龙新闻网

  9岁女孩刘泽一又一次开始等待爸爸回家。

  4月18日,爸爸刘国从德国慕尼黑回来,结束了三个月的交流医生生活。4月28日,他被派往北京市胸科医院,进入非典前线。

  在10天内,相聚与分别在这个三口人的家庭内依次登场。

  “爸爸,我们等你回家!”昨天,女儿抓着电话大声对爸爸说道。

  回来却又要出发

  4月18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刘国大夫从德国回到了北京,妻子在首都机场接丈夫回家。在他回国前,妻子娄怡和女儿已经从丈夫的同事那里得知,刘国可能马上就要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去接诊非典患者。

  母女两人知道,刘国回来就又要出发。

  4月26日是刘国的生日,按照夫妻俩的意思,这个生日简单吃点长寿面就算过了,但刘泽一却一定要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还坚持在蛋糕上写下“生日快乐 祝您健康”8个字。

  4月21日开始,刘国先后接受了3次非典知识的培训。他被告知,他将随时被派往北京胸科医院做第一批支援的临床医生。

  4月28日,刘国给家里打来电话———他接到通知要在中午12点前收拾好东西,出发前往胸科医院。

  送别时妻子没哭

  “我感觉自己就像‘军嫂’一样。”作为一名中医的妻子,娄怡从来没有想到,丈夫会让她那么揪心。

  娄怡没有让女儿去送丈夫,“那时广安门医院已经接收非典病人了,我有点担心……”

  接到丈夫的电话后,娄怡在单位里默默地流了一会儿眼泪。下午,她来到医院为丈夫送行。

  23名大夫、50名护士,要走的人很多,送行的家属也有四五十人,不少送行的家属在医院门前哭了出来。“当时我没有哭,我想在他面前表现得好些。”当时,刘国也很绅士地把医院送给医生们的鲜花献给了妻子。

  让娄怡感动的是,医院的一些老大夫也是满含热泪地为年轻的同事们送行,这一切,让娄怡更加觉得,丈夫之行是义无反顾的。两辆大客车驶离后,娄怡把手里的花使劲地抛给了留在医院发烧门诊内的护士们。

  等待丈夫的日子开始了。娄怡知道,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像她一样的妻子还有很多,她的感受同时也在被她们感受着。

  爸爸,我敬佩您

  尽管学校已经放假,但在家的感觉并没有让刘泽一感到多少快乐。她心中很清楚,爸爸要面对的病毒有多么危险。

  4月29日,是爸爸开始危险工作的第一天,刘泽一趴在桌子上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一周前,离开我们3个月的爸爸从德国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当爸爸怀着喜悦的心情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医院领导告诉爸爸,让他作为广安门医院第一批医护人员去非典定点医院工作。爸爸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和妈妈,我却悄悄地走开了……今天,爸爸已经在胸科医院为病人治病了,我要对爸爸说‘您要好好工作,不要担心我和妈妈,我们等着您胜利归来。您是伟大的, 我敬佩您!’……”

  等待让她们放心不下

  昨天中午,丈夫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妻子和女儿趴在电话机旁,听刘国说的每一句话。

  她们了解到,刘国每天需要穿上三层防护服,“每次脱下防护服就像脱下一身盔甲”。在电话中,刘国转述了上一班医生的叮嘱,“不要有一个环节疏漏,一个人感染就会殃及一个团队”。

  “在医院是很危险,可是如果他小心防护,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没问题。”不断下降的医护人员感染人数让娄怡有一些安心。“最危险的地方,可能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了!”她不断这样安慰自己,可即使这样,等待依然让她感到百爪挠心。

  出发前的两三天,夫妻两人也谈到过可能面临的一切。

  在等待的日子里,娄怡只希望丈夫能认真地保护好自己,救助好患者。

  等待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因为有一个人在医院里直接面对非典,一个家庭就变得不一样了。在北京,有许多医生、护士的家庭也在经历这样的不一样。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