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疫情过去,我们夫妻能健康回家

新华社

  米小林,38岁,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聂各庄派出所副所长,自4月24日起被派往海淀区医学观察中心警戒区执勤。

  郑宝凤,米小林之妻,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4月7日起一直在医院“非典”病区工作至今。

  “作为警察,履行职责是第一位的”

  在海淀区医学观察中心警戒区执勤的米小林及其同事的任务其实只有一条,保证隔离观察的“非典”亲密接触者及疑似病人与外界隔离,杜绝疫情扩散。为此,有关部门在隔离观察人员住宿的楼外设置了三道警戒区域,每一个进入警戒区内的人员都将受到严格检查。“这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定危险性。”米小林解释说,因为,观察中心内住着上百名隔离观察者和疑似病人,他们面对疫情承受力各不相同,个别人情绪反复较大。

  米小林举例说,4月28日晚,一名疑似患者突然变得情绪激动,摔盆子、砸碗。为了防止他发生过激行动,整整一宿米小林和另外两名民警就守病房窗外,直至他平静下来才离开。

  “到目前为止,观察中心的工作主要是由医护人员承担,中心内秩序良好。”米小林说,“但每个民警也都做好了充分思想准备,只要发生意外,就必须进入观察中心内执行公务。那样的话,即使没被感染,也是14天后才能出来。这没条件可讲,因为作为警察,履行职责是第一位的。”

  “我特别担心他”

  虽然通过电话采访郑宝凤,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这对夫妻相濡以沫的深情。“4月6日领导安排我进‘非典’病区,我赶紧跟小林打电话。他非常担心,在电话里问了我许多病区里的事情。我告诉他我们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那天晚上他回家,这是他3月份以后第一次回家。我把他和孩子的用品,以及家里的贵重物品都打了包,让他第二天带着东西和孩子去派出所。说真的,我是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天晚上,小林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担心一直挂在脸上。“7日我进了‘非典’病区。从那以后,他每天中午和晚上都给我打电话,主要是听我用最简短的语言报平安。病区里工作特别忙,许多时候根本没时间听他讲话,他也从不抱怨,常常再等到深夜一两点钟再给我打。

  “23日,小林告诉我他也要上抗‘非典’一线执勤了。我特别担心他。他是一个粗心的人,在个人防护方面毫无经验。那天我跟他打了好长时间电话,反复告诉他怎么样做好防护工作,让他把这些知识教给其他民警。

  “那天晚上,小林把我们12岁的儿子米高阳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当时小林没敢告诉父母是上抗‘非典’一线执勤,而是说要上外地出差,这可是他第一次向父母撤谎。”

  “疫情过去,我们夫妻都能健康地回到家里”

  “高阳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我每天都打电话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高阳总告诉我说妈妈您别担心,我挺好的。”谈到儿子时,郑宝凤的声音突然弱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她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不好意思,我没有控制好自己。”

  记者问起郑宝凤:“您想丈夫吗?”她坦诚地说:“担心更多一些吧。怕他不懂得防护。还有,平时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遇到什么难事儿他都爱讲给我听,我总帮他分析。现在我不在他身边,担心他遇事钻牛角尖。”

  记者又问:“怎么看你俩同时在‘非典’一线工作这件事?”郑宝凤说:“这是我俩的职责,理所应该。”

  “您现在最想什么?”郑宝凤在电话里轻声地说:“疫情过去,我们夫妻都能健健康康地回到家里。”

  像米加林、郑宝凤一样,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在各自岗位上与“非典”战斗着夫妻、父母与儿女。他们不能团聚,但心却相互守望,彼此感受着爱。他们的心愿只有一个:希望疫情早些过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健康地回到家里。(完)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