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一个“勇”字几分“情”

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黄全权 赵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SARS防治中心这个一线地区,记者时时感受到医务人员们面对“非典”病魔的勇敢。但是,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也常常不经意地露出了他们内心的情感。

  自言自语的“护士妈妈”

  48岁的白冰冰在做进入病房的准备工作。

  但要穿的隔离服装实在太多了,穿着的程序实在太复杂了。对这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也不例外。

  在穿到一半时,白冰冰已经气喘吁吁了。套第二层连体防护服的时候,白冰冰站立不稳,打了个趔趄。她不好意思地对记者笑道:“老了,已经不利索了。”记者也笑了。但几乎就是1秒钟的时间,她的眼圈却突然红了,自言自语地说:“可孩子们还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几个小时,给病人打针。”

  声音低低的,一瞬间,周围七八个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小护士的头都垂得低低的。记者的眼圈也红了。

  戈干的“真实谎言”

  有件事令27岁的住院医生戈干很开心:毕业不到一年,他居然在这个偏僻的抗击“非典”一线热热闹闹地搞起一个同学会。他们分到协和医院的同班同学中,有8个先后来到了前线。

  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繁重的诊疗任务丝毫也没有脱掉戈干的学生气。他和其他医生、护士一样,每天都要忍受长时间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所带来的头痛。不一样的是,只有他一本正经地向记者用医学专业原理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4层口罩的密封使人的呼吸机能受阻,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随之低于常值,心跳脉搏加快可能达到120次,而长时间的出汗导致人体脱水,脑部在缺水的状态下将会相应出现头痛等反应。

  和记者见面的时候,戈干已经骗了他父母12天:他说他的很多同事上了“非典”治疗前线,所以他在后方要多承担一些值班任务,所以他不能回家陪他们;他说他现在还没有露馅,因为他考虑周全,动员了他们科的领导一起撒谎。

  戈干说“骗人”的又不是他一个。在记者和戈干交谈的当天,一群年轻的住院大夫们正在楼下合影,当记者的摄像镜头拍过去时,一向对我们非常友好的他们竟有七八个身影四散逃去。戈干说:“他们都和我一样,怕他们的家人看到。”

  戈干说他不得不骗,因为年老的父亲患了肝癌,他妈妈也一直有病。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告诉他的姐姐。

  说这些的时候,原本活泼的戈干瞬间流露出的黯然神情让所有人为之神伤。

  没有任何铺垫,小护士的泪水夺眶而出

  直到现在,记者也没来得及问她的名字,只知道小护士很小,但很闹。

  记者在穿防护服的时候,笨手笨脚的姿态让她一直笑个不停,不仅如此,在她笑到极致的时候还飞快地窜出去拉来其他的小护士分享快乐。当记者终于穿着完毕,饱享大汗淋漓、窒息憋闷的痛苦时,她居然作势拿个话筒采访:“请问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

  记者问她:“你怕吗?”

  她得意地反问:“有什么可怕的?我每天都在这儿工作。”

  “你爸妈知道你来这儿了吗?”

  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她就这样突然愣在了那儿。没有任何的铺垫,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