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医生的抗非日记
楚天金报
一晃,进驻小汤山医院11病区已5天了。
今晚我值班。科室共有35名病人,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城区和郊县,还有我的同行和护士。每次看到那些被感染的同行,心里真不是滋味。
患者中年龄最大,病情最重的是来自公安战线的刘大伯。科室里的患者大多是自己走进病房的,而刘大伯是我们抬进来的。一到病房,他就要靠输氧气辅助呼吸。
我是心血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同行中,也是学历最高的。刘大伯的治疗工作由我和科主任司斌一起承担。老人不太爱讲话,我一直在主动接近老人,和老人交流,从老人的眼里,我看到了感激。
其实,多数病人都有尽快痊愈的欲望,都肯主动和医务人员交流。但医院有规定,那种零距离接触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只有尽快掌握规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以达到医治和自我保护的目的。
晚上查房时,我特地多观察了刘大伯,氧气管的呼吸声比昨天小了一些,体温也相对降了一点。此时,我也想到了年迈的父母,在武汉临别时,妈妈那挂满泪水的脸……
夜深人静,密闭的病房看不到阑珊的灯火,只有病房里不时传出病人的咳嗽声和换气机嗡嗡的低鸣声,我用我的笔尖给每一位病人写下希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