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博士,在SARS面前首先是战士
解放军报
人物档案:张健鹏,武警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1964年10月出生,1992年入伍,1999年军医进修学院呼吸专业博士,武警部队非典救护专家组组长。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成绩显著,武警部队党委为他记一等功一次。5月5日,张健鹏被四总部通报表彰为全军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硕士、博士,在 S A R S面前首先是战士”
4月5日晚10时,在家中正准备休息的张健鹏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有一批地方疑似非典病人急需进行会诊。”
来到距市区50多公里的临时医疗点,眼前的情景让张健鹏大吃一惊: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40%的患者符合非典确诊标准,30%的为重症患者。张健鹏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及时切断传播途径。
张健鹏20天内先后3次转移战场,在3个救治点上展开战斗,挑起了“武警部队非典救治临床专家组组长”的重担。他和另外4名专家组成员坚持边治疗、边研究、边总结,很快抓住了防治非典的主动权。
位于北京远郊的又一处非典战场变得惊心动魄。张健鹏火速赶到现场。此时,一名患者已昏迷了两天,插管上呼吸机、心脏电击、建立静脉通道……张健鹏边操作边指挥,5个小时后,硬是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不要靠近我,让我来。”对张健鹏这句“口头禅”,与他一同战斗过10多个日日夜夜的战友印象深刻。患者张某是一位河南籍民工,随着病人剧烈咳嗽,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套管中喷出,空气中弥漫着病毒。此时,张健鹏的双手正不停地在老人的胸部按摩着,汗水产生的热气使防护镜上雾朦朦一片。
“你是咱们医院博士业务骨干,要当心啊!”“硕士、博士,在 S A R S面前首先是战士。”病区主任曹朝阳说起他和张健鹏的这段对话,声音有些哽咽。他介绍说,遇有病人剧烈咳嗽时,张健鹏就把所有的护士都赶到室外。查房一般只要四五分钟,可在一位重症患者的病房他一进去就是十几分钟。由于气管切开,病人用尽全身力气也只能发出游丝般的声音,张健鹏只好侧耳倾听,直到了解清楚患者的病情。
张健鹏用科学的防护措施、无畏的精神和正确的心理引导,消除一些患者的恐惧心理。一位患者病愈后,经医护人员多次动员仍不肯离开。他流着泪说:“
只有和张主任在一起,我才感到最安全。”
“决心、信心,拿出有效办法才放心”
记得临危受命之际,张健鹏在递交的《决心书》中写道:“决心、信心,拿出有效办法才放心。”到病区后不久,张健鹏发现一线医务工作者戴着两层手套诊脉反应迟钝,近距离会诊无疑会增加感染的危险。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很快形成:能不能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用微型摄像机和数码相机拍下患者的舌苔,在电脑上为患者建立病历图片档案。
“西药、中药,能阻击非典就是好药。”当张健鹏把这个设想告诉中医学博士后许建阳后,许建阳从中医病理学的角度,反复推敲,认为可行。两人说干就干。
拍患者的舌苔变化随时都有被飞沫感染的危险,张健鹏和许建阳等同志一起,深入到每一个床位,解开病人的口罩,零距离观察每一例患者的舌苔变化,多角度、多侧面拍摄。
病区里的医疗文件因受污染不能带出病房,他们只好回到房间戴上手套,一张张把记录的资料铺到地上,然后撅着屁股看一句在电脑里录一句,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两点以后。
数个不眠之夜,张健鹏和专家组成员根据病区资料,反复对比一张张舌苔图片,仔细端详一处处细小变化,从中找出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依此写出了《非典型肺炎治疗体会》、《关于非典型肺炎诊治的意见》。他们还提出了采取中西医结合一系列治疗方法,减少了危重病例数,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目前,他们已将非典死亡率降到了1%左右,9名危重患者已康复出院,身边医务人员无一感染。
“大家、小家,没有国家哪有自家”
“爸爸,你说过,如果这次海淀区艺术节我唱歌得了一等奖,你就带我出去玩,我已经拿了一等奖,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当张健鹏读到女儿小雪通过传真机发来的信时,眼睛湿润了。
张健鹏临危受命的那天晚上,在同一单位工作并任儿科主任的妻子恰巧正在桂林开会,他来不及告诉熟睡的女儿,转身便消失在夜幕之中。当9岁的女儿小雪醒来后,空荡荡的家里找不到爸爸,她害怕极了,哭累了睡,睡醒了哭,直到天亮时分,张健鹏才抽出时间打电话让同事去家中安顿一下孩子。
在抗击非典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打电话报平安和睡一个安稳觉成了张健鹏的两大奢望。患者的病情变化就是他们工作的时间表,白天在隔离区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最多一天他先后6次进出病房,夜晚睡梦中经常被急救电话叫醒。
隔离隔不断对亲情的思念,当看到上了年纪的患者,张健鹏便会联想起年迈而又多病的父母。张健鹏老家在陕西户县,父母已达80高龄,腿脚不便,就在张健鹏在一线抢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时,他的母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抢救。
知子莫若父。电视上每天公布的北京疫情使老人的心揪得更紧,开明老人知道儿子是呼吸专业的大夫,更理解儿子常说的“大家、小家,没有国家哪有自家
”的道理,老人打电话给儿媳妇,只想一周听一次儿子的声音。现在,老人每天都在扳着手指数日子,盘算着每天非典患者减少的数字,希望战胜非典,早一天见到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