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垂杨柳医院抗非一线:保一方平安的无畏勇士

搜狐网

  张宝恩、赵海燕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副主任,作为医务人员他们深知非典型性肺炎强烈的传染性和危险性。当医院成立上感—发烧专科门诊时,二位主任主动请战成为上感—发烧专科门诊最早的当班大夫。我院作为综合医院在传染病防护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院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紧急添置了防护物品、改造了房屋、制定了工作流程,可最初的防护措施与现在的专科门诊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然而,患者的病情不能等,严峻的疫情不能等,张宝恩同志在设备不完善、防护措施不到位、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作为首批医生义无返顾的走上了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最前线,把安全留给同事,把危险留给自己。每天对前来就诊的发烧病人进行筛查,日门诊量多达50人次,这一去就是二周,他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从“上感门诊”下了班,他还要回到社区中心加班加点布置第二天的工作,组织人员对社区百姓培训,下发“非典”知识宣传材料。

  赵海燕主任重点加强疫情通报工作,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连日来,电话不断,箭在弦上,随时准备出击。休息日从三月底就与他们告别,他们连续奋战在预防“非典”的前线无怨无悔。我院防治“非典”战役打响后,上级要求对接收的疑似病人要进行社区调查,张宝恩和赵海燕两位主任带领全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追访疑似病人的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实行强制隔离,同时指导各中、小学、托幼园所、宾馆饭店、宠物医院做好消毒预防工作。工作量大、困难多,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夜以继日地奔波于办事处、街道居家委会及病人家中。谁都知道走访工作还有很大的危险性,弄不好就有可能被感染,我们的同志却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走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病人家属不理解,一听说让他们在家隔离观察,就急了,跳着脚与我们的医务人员嚷,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凭什么?你们算老几?”、“不让孩子上学耽误了功课你们负责”等等。我们社区卫生中心的同志忍辱负重,不计个人恩怨,为保一方平安,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去做,一丝不苟执行任务。(工会 陈芳)

  作好非典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够,有些感染SARS病毒的患者思想压力较大,心情十分焦躁,在就诊和住院接受治疗护理时,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尽管如此,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是耐心地对待病人,在完成繁重的医疗护理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月11日,SARS病区的患者王善达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上感门诊”亲历的真实故事。5月4日,该患者因发热在“上感门诊”就诊并在门诊二层留观输液治疗。晚上8点钟患者问值班护士为什么晚饭还没有送到,因极度疲倦、焦虑与饥饿,说话时不免有些急躁。但他没有想到护士不但没有计较还很快将饭送到他的床旁,边打开饭盒边歉意地说“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影响您吃晚饭,真是对不起,您有什么需要请随时告诉我。”就在这一瞬间他感到了诧异,在谈起SARS人人恐慌的今天,面对一个非典疑似患者,这位护士会如此近距离地与他接触,而没有一丝畏惧。患者感慨地说“那天病人特别多,护士穿着大雨靴,奔波于楼上楼下,给我们输液、换液,特别是给我送饭的护士年龄比较大,但却和年轻护士一样不停地工作,真是太难为她们了,我真不应该呀!”经了解,当班的护士是“上感门诊”的护士长谢进文和护士徐燕。事后得知由于当天病人较多,他来时已过了登记晚饭的时间,所以这位病人在别人吃饭时没有领到晚饭。是护士们对病人热心的关怀感动了病人,病人也更能够理解医护人员。

  有的病人由于家里的亲人患病死去导致恐慌过度,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4月24日的一天下午,发热门诊一下子转来了20几名患者,在医务人员忙着接诊、察看病人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名因已失去两位亲人而悲痛欲绝的患者突然将头撞向墙壁寻死,一名医生敏捷地冲上前将患者抱住,可谁知几分种后,患者又欲从窗户跳出,再次被身单力薄的护士“狠狠”地抓住。在医务人员耐心的劝说下,患者急躁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了,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在SARS感染者中有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护士们把她当作自己长辈一样精心护理。老人听力不好,护士就尽量的大声耐心的向老人解释。当老人得知确诊病人须转院时,很不理解并固执的要等她儿子来再走。这时,我们的护士就贴在她的耳边轻声劝慰,讲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老人的儿子不能来医院,而且转院是为了让病人接受更有效的治疗,医院会尽最大努力将病人安全转移。一声声的安抚终于使老人平静下来,并理解了转院的原因。

  有的患者对隔离不理解,与医护人员争吵要回家,有的嫌条件不好大吵大闹,医护人员耐心劝导,作好解释工作,争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忍受着病毒威胁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工作的疲劳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在作好自我的调节的基础上,为了让病人安心养病,调整好心理状态,我们的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用事实证明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战胜非典的法宝。

  SARS病毒对人类的侵袭是残酷的, 但有患者的支持、理解,有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在与病毒争夺生命的这场战争中,倒下的必将是SARS。(工会 陈芳 医学社会部 易巍陆)

  责任重于泰山

  “非典”肆虐于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了,人们从惊慌、茫然不知所挫中逐渐开始镇静下来,我那颗高悬的心也稍加踏实了一些。

  我开始接触“非典”是3月10日,当时医学社会部主任让我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的电话采访,题目是关于对广东所发生“非典”的认识。说实话,当时我对“非典”知之甚少,只是听朋友说广东在闹“非典”,人们争相购买板兰根、食用醋等,所以我只是从我对一般病毒性肺炎谈了一点体会。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采访,但职业的敏感性提醒了我,马上给广东的医院打电话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3月17日我与广州第一医院急诊科吴少巧主任同了电话,了解到广东的疫情还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非典病人后被感染的比例很大。

  当时北京已开始出现“输入型非典”。急诊科是医院的门户,如不及早加以防护,将是第一个受感染的地方,所以当天我就写了购买了“3M牌-N95”口罩和消毒药品的申请。医院领导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当天防护用的口罩就及时到位,自那时起急诊科全体人员在工作中就开始进入了防护状态,并注意开窗通风、消毒双手。那些日子里,当我们对“非典”的认识还不充分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因发热最后确诊为“非典”而在我院急诊科留观的患者,而且此病人连续感染了家人和同事,事后我知道后,真的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对当班的医生护士进行密切的观察,直到他们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才算松了一口气。随后急诊又接受了一位重症“非典”患者的救治,由于大家注意防护隔离,不仅病人得救了,医护人员也未受到感染。由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预先高度的防范意识,直到五一放假,急诊都是平安的,我心里在暗暗庆幸。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3月30日我们参观了佑安医院,对“非典”的认识再次加强了,回来后我依照卫生局下发的关于“非典”的有关材料及网上下载的资料,整理出了一套培训 教材制成幻灯,为医院各科上岗人员进行培训。随着诊断标准的修改、认识的成熟,培训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并把我院“非典”典型病例X光加以展示,使讲课内容更形象,每次培训首先鼓励大家如何科学、理智面对“非典”,要团结一心,坚定必胜信心。作为呼吸科学术带头人,急诊科主任,面对“非典”应该站在学术的前沿,站在抢救的前沿,起指导、稳定大家心态的作用。

  4月份是疫情的高峰,我院还没有被确定为“非典”疑似医院,各病房只要出现发热病人,大家都很紧张,在对消化科、神经科、心内科的几次会诊对我也是经历了一次次考验,把握的是否正确,能否及时确诊“非典”是大家最关心的,根据呼吸科工作的经验结合“非典”的特点,我与徐主任一同成功地排除了几例“非典”病例,使大家紧张的心情平稳下来。

  4月30日我接到医疗护理部通知,从即日起我要负责 院内病人的会诊工作,这项任务更是艰巨。除了病人外,每个上岗人员都是密切接触者,在这期间他们每个人的精神压力都很大,医院对上岗人员也十分关心,对有不适症状的人员都要进行密切隔离观察,为此我在密切注意他们的病情变化的同时还及时与他们沟通,逐渐缓解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目前疫情尚未过去,但经历了最困难得时候,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现在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下一步将如何规范、科学地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急诊科 赵淑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