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非典隔离区的摄影日记

人民日报

  5月8日  紧张有序第一天

  5月8日下午2时整,经过重新改造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开始收治非典患者。第一批50余名非典患者在院方周到有序的安排下,陆续前往新改造的A栋非典病区。在病房门口,细心的医护人员向每一位患者献上一束祝福的康乃馨,患者则回身向关注他们的白衣天使挥手致意,记者在现场感到,浓浓的亲情弥漫着整个病区。

  5月9日  爱心传递亲情

  5月9日下午4时许,十病区的当班护士赵菁心情沉重地从1022病房走出。原来这是32床的一位老年女患者写给老伴儿的信。老人一家四口都得了非典,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只有老伴儿病情最重,正在同一栋楼的重症病房治疗。由于医院规定不同污染区的人员不能相互接触,万分惦念老伴儿的老人,只能拜托护士转达。赵护士拿到信,原本可以通过对讲机传达老人的思念之情,但为了能够更加安慰两个老人,十病区和重症病区的护士们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最后通过无人电梯的传递,终于让两位老人都拿到了对方的亲笔信。老人一边看信一边老泪横流。病房外的赵护士也难过地把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为两位老人祈祷,愿病魔早日远离他们。

  在非典病房里,有的医护人员专门给每位患者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还有的护士在病区插上一束束康乃馨,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5月10日  严守规范从容应对

  按照医院的隔离操作规程,患者带来的任何物品都不能离开污染区,包括转来的病历。当班医生只能一拨在里面,一拨在外面,透过隔断门抄写、讨论病历。

  护士们更是辛苦,忙前忙后为患者服务,没一会眼罩里就充满了雾气和水珠,这时候手是不能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到通风的地方站一阵子。看着忙不完的工作,无奈的护士们只能暂时“非战斗性减员”。

  5月11日  党徽在这里闪亮

  中日友好医院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中党、团员占绝大多数。十病区里的党、团员比例是全院最多的。走进病区,一面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她将隔离区两端的人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优秀共产党员安峥医生这几年在医院主要做药品研发工作,这次他主动请战上一线。每次走进污染区,他都回身与外面的郭彩虹护士长做做手势,相互鼓励。

  住在这里的患者,虽然看不到医护人员在厚重隔离服里面的面目,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谁是党员、谁是团员,以及他们的名字和身份。病区主任赵洪川每天贴在胸前的党徽,不但时刻温暖着患者的心,更让他们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5月12日  没有假期的节日

  5月12日,医院非典病区的护士们迎来了一个特殊国际护士节。上班的路上,班车里传出欢快的笑声,病区的党支部书记和团支部书记还在车厢里为大家表演节目,护士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始了又一天紧张的治疗工作。

  下班后,十病区郭护士的丈夫带着女儿来看望她。女儿隔着铁栏杆送给妈妈一罐亲手折的纸鹤,每个纸鹤上都有一句祝福的话,她希望妈妈早日凯旋。

  5月13日  非典病区的后勤保障线

  5月13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抗击非典后勤保障指挥部接到命令,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在病区的5层开设非典重症病房。动力处的工程技术人员紧急行动,安装、调试治疗和监控设备,力争让患者早日进住接受治疗。

  抗击非典期间,后勤保障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率的关键一环。医院的行管处承担着隔离区衣物消毒、病区垃圾清运以及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等任务,责任之重可想而知。这里的工作人员日夜奋战,严守职责,有力地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5月14日  乐观,也是一剂良药

  5月14日上午,在中日友好医院非典十病区,接班的护士一走进1025病房,住在里面的患者李小玲和马学兰顿时眼前一亮。护士手里举着一个大红的福字剪纸送给她们。这是护士节那天社会各界慰问护士们的礼物。李小玲兴奋地接过剪纸,把它贴在了病房里醒目的位置上。李小玲和马学兰平时就很活跃,她们经常在一起讲讲开心的事儿,相互鼓励、积极配合治疗。现在,她们是病区里康复得最快的患者。

  5月15日  治疗颇见成效

  5月15日是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收治非典患者的第八天。下午5时,放射科的医生又一次推着沉重的透视机走进病房。看到患者询问的眼神,放射科的医生亲切地说:“您的情况好多了,今天我们来给您复查,相信没多久,您就可以出院了。”

  经过中日友好医院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全力救治,非典患者的病情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相当一部分患者正处于康复期。医院推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月16日  科技成果的“绿色通道”

  5月16日下午,在护士休息室里,刚从污染区换班下来的护士调试音响,准备播放音乐。这是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针对非典病区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新近开展的一项心理治疗方法。他们会同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专家,专门根据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研制出特色音乐唱盘,帮助大家缓释紧张心理,共同战胜病魔。

  5月17日  “我奉献,我无悔!”

  5月17日下午6时,中日友好医院非典病区的护士张维,刚走下班车一眼就看到了远远站在驻地栏杆外面的父母和未婚夫。张维原定18日结婚,由于上一线推迟了婚期。18日是张维的夜班,为了不打扰她正常休息,家人特选择这个时间来看看她。

  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舍弃小家亲情、全心救治患者,他们无怨无悔。负责消毒的护士康和玉一直默默无闻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她房间的镜子前放着儿子的照片。

  下班后她总要仔细端详一番。儿子今年12岁,马上要升中学了,关键的时候母亲没在身边,但她知道儿子会理解和支持她的。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