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爸妈不在的日子,我们长大了

解放日报

  “非典”让医务人员成为了社会焦点,也让他们的子女成为众人关切的对象。

  这段时间,他们虽然少了一份父母的关爱,但也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经受了一段人生磨砺,获得了一份宝贵财富。

  面对困难应不屈不挠

  赵梦如(当代中学初二(7)班学生,长征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卢根娣之女):我的妈妈是党员、军人,曾获“上海市十佳护士长”称号,还立过三等功。她平时话不多,但工作起来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因此,医院在挑选到小汤山人选的时候第一个点的就是她,还让她担任医疗队副队长,担负起病区40余名“非典”患者的护理工作。有这样的妈妈,我感到很自豪。记得妈妈从北京打来第一个电话,就沙哑着嗓子说,她一天干了平时两个礼拜的活,每天都要穿3层隔离服,一个班次6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我很心疼,我对她说“我现在一切很好”,让她放心。

  妈妈出发到小汤山时,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即使在妈妈紧紧拥抱我的时候也没有哭。因为,这一刻我突然明白,我要像妈妈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非典”是我们国家遇到的困难,除了我妈妈外,还有许许多多人在与它抗争。而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不屈不挠,这就是妈妈用实际行动对我的教育。

  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林懿(新世纪小学五年级学生,武警上海指挥学院门诊部主任医师林恩德之女):爸爸不在身边,一下子觉得,肩上的责任大了许多。前几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捂着肚子,痛得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她的胃病又犯了。我赶紧打开抽屉,一眼看到她常吃的一种胃药。正高兴呢,拧开盖子才发觉药都吃完了,一下子傻了眼。要在往常,一个电话打给爸爸,爸爸就会来给妈妈看病,可是爸爸现在正在小汤山啊。看着妈妈难受的样子,我没多想,戴上口罩,拿上空药瓶,直奔附近爸爸工作的医院。挂了号就直接进了诊室,把情况告诉医生,开药、取药后马上回家让妈妈吃。随后,我又拿出冰箱里的水饺,下了两碗当晚饭,然后自己开始写作业。打电话给爸爸,他夸我“长大了”。

  现在,在家里,照顾妈妈是我的责任;在学校,配合老师进行健康检查是我的责任。爸爸不在身边,我开始意识到一份责任感,理解爸爸平日常说的“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敬业让人生更美丽

  樊嘉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七年制学生,中山医院心内科副教授樊冰之女)我父亲刚从德国进修回来不到一星期,就奉命支援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风险大,责任更大。有段时间,一位病人病情反复,医护人员常常连夜抢救,我爸爸一次甚至凌晨三点刚睡下,四点又被叫醒投入急救。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这种封闭式、高强度的工作,爸爸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一定要给他精神上的鼓励。每天,我和爸爸互相都要发十多条短消息,通三、四个电话。他身体疲劳了、心情沮丧了,我就聊聊学校里的新鲜事、笑话,给他打气:“我们等你回来过端午节,包粽子吃。”终于,5月31日我迎来了爸爸平安回家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父亲的影响,高考时我选择了医学。这次“非典”,让我对父亲、对敬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既然选择了一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平日里,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遇到危险时,迎难而上,哪怕面临生死考验,无怨无悔。敬业,让人生更美丽。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