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雷锋侯宜北:我助人 我快乐
“说起学雷锋,我们有的人不是不想,而是觉得不好意思。比如我们上车站去帮旅客拎包,有时人家还怕咱是坏人。”侯宜北的伙伴李志刚对记者说,“我们车间上班都是三班倒,现在要说象60年代的雷锋那样频繁地出去为社会无偿服务,也不太现实。”
“那你们是怎么看待侯宜北的呢?”
“要别人说,就说他‘傻’呗!”李志刚说,“人无非有两种满足,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我想,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吧。”
1974年出生的侯宜北是燕化聚丙烯事业部维修中心团支部书记,北京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和这个1.88米的大个接触,你会感
受到他的憨憨实实、敦厚诚恳,感到他身上有一种磁石般的好人缘。
侯宜北1992年中技毕业后,分配到燕山石化化工二厂机修车间当焊工,2000年10月13日入党。他勤于学习,技术精湛,乐于助人,是车间生产技术骨干。1997年任车间团支部委员,并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活动;1998年任车间团支部书记,至今一直负责该车间团支部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工作;曾多次被评为燕化公司、聚丙烯事业部优秀团员、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2001年,他荣获“北京市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几年来,他带领着车间的一帮哥们学雷锋,一直是团支部志愿者服务队的带头人和召集人。
腼腆的小伙特实诚
自1998年来,在燕化公司聚丙烯事业部,老干部、老工人在办理离退休手术时,都会拿到一张写着“为了发扬雷锋精神,化二团委愿意愿意全心全意,无偿为您服务”的服务卡。侯宜北所在的机修车间由于管、铆、钳、焊等诸工种齐全,适合解决家庭各种管线泄漏、更换、改线等问题,于是,维修车间团支部志愿者服务队,就承担了聚丙烯事业部向阳地区离退休人员的家庭管线和家具义务维修任务。
“小侯,我这水龙头有点关不严,你看……”
“小侯,明天我想买个热水器,你们帮我装装……”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燕化的离退休职工特别多,向阳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侯宜北他们接到的求助电话就多了。
一次,一位70多岁的离休职工想把热水气管线改造一下,可子女们都不在身边。他突然想起了侯宜北留给他的联系卡,马上拨起了电话:“是小侯吗?我想改改热水气管线……还得尽量节省………”
“没问题!您放心,下班以后我马上去!”其实,车间正在加夜班,工作忙得不亦乐乎,人人都累得人困马乏。听说下班还要去改热水器管线,伙伴中有人不是很情愿。“侯子,你不是要人命吧?真把我们豁出去了?”
但下班后,大家还是跟着侯宜北按时赶到这位离休老同志家。看到侯宜北不厌其烦地征求老人意见,计算节着怎样给老人节省开支,心里的不痛快也不由飞到爪哇岛去了。
完了事后,老爷子拉着侯宜北的手,非要让小伙子们留下来吃午饭,侯宜北诚恳地说:“大爷,大伙是下夜班来的,都想回去睡觉,不然饭会吃到鼻子眼里去……”
“好……好……那大爷就从心里谢谢你们啦!”老人激动地说。
“随时响应,优质服务”是侯宜北团支部志愿者们提出的服务承诺。按照这种承诺.他们随时接受群众求助电话,为大家排忧解难。除此之外,侯宜北所在的团委规定,志愿者每月必须至少两次到指定的服务对象家里户访,在这一点上,侯宜北实在、肯干、任劳任怨而不计报酬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长祥老人是侯宜北的指定服务对象,老人眼睛不太好,生活上很多事情需要帮助,记者看到老人的手指,指甲都已经钙化了,大小伙子侯宜北就此包下了给老人剪指甲的活。
有一次,老人开门时把钥匙拧断了,老两口困在家外,电话请找到了侯宜北,门打开后,老两口高兴极了,拉着侯宜北的手一个劲说感谢。
“不用谢!您二老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候宜北拿着断钥匙跑了,老两口一时莫名其妙。不一会儿,侯宜北回来了,把一把新钥匙交到关老手中——原来,他是给老人配钥匙去了!
侯宜北常去关照的另一位老人是80多岁的高尚祥,现在他已搬到兴城自己儿子家。他记不住侯宜北的名字,却记得他的长相,只知道他们是单位的人。年前,老人的老伴在弥留之际,拉着侯宜北的手要他们把名字写道纸上,“孩子,你们是好人哪……我就是到了那边,也要为你们说好话,保佑你们一生平安……”
侯宜北说,“我没有办什么大事,只是尽自己所能,为大家办一些实事。做好事、帮助他人,一开始我也是为了完成任务。团支部派了,你又是支委,总得带头做个样子。可是干着干着觉得有点意思了,还真有价值,就不知不觉干到了现在放不下了……没想有多高境界,也没想成什么先进,就是实实在在想帮别人干点事,解决点困难。”
“那你觉得推动你去干这些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呢?”记者问侯宜北。
“应该是大家那一声声‘谢谢’吧。”
助人为快乐之本
说起侯宜北助人为乐学雷锋的经历,还得从他到燕化公共汽车站帮助维持秩序谈起。
1998年国庆节长假,侯宜北等几名“志愿者”被分配到北京前门燕化通勤车终点站帮助维持上车秩序。往返于燕化至前门的通勤车不同于一般公交车,客流极不均衡。燕化距北京50多公里,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石化工业区,每逢节假日,职工都是上午乘车进城的多,下午由城里回燕化的多。这就造成了上午进城拥挤,下午回燕化拥挤的难堪局面。尤其是“十一”长假,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得知这一情况以后,侯宜北等数名志愿者受命到前门站维持上车秩序。
别看侯宜北是个1.88米的大小伙子,可天生腼腆,从不愿在公众面前张扬露脸。这次被派到前门车站维持秩序,心里还颇不情愿。
下午,几辆车先后从前门发出,虽然乘客不少,但未见拥挤的势头。快4点了,回燕化的人象变魔术一样,一不留神转眼就挤满了车站。一辆公交车驶入站点,回家心切的人们突然混乱了秩序,“忽啦”一下涌向车门,排在最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和一位小姑娘被挤得跟跄后退,险些摔倒!
站在旁边的侯宜北只觉得一股热血冲向大脑,这时他忘记了腼腆,直冲上去,伸出右臂一把死死卡住了车门:“都给我后边排队去!他大吼一声,满脸通红。
挤车的人瞬间呆愣了,但看到他头上“燕化志愿者”的小红帽,恍然醒悟了,尴尬地笑笑,纷纷向后退却排队。秩序重新井然了。侯宜北让开车门,让老太太和小女孩先上,又叫过几位抱孩子的大嫂,让排队的乘客依次上车……他偷偷地扫视大家,投过来的竟都是钦佩、赞许的目光。
从前门完成任务回来了,侯宜北得意洋洋,感到出奇的开心。他头一回体会到为大家服务的价值和幸福。“那时候,我直有点小人得志的样子……”侯宜北不好意思笑笑说,“不过,从那以后,我明白了:给别人办事,帮别人解难,不仅人家高兴,自己也会舒心、开心,也会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
有了这样的认识,侯宜北对学雷锋的看法发生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干活中谁遇到难题,喊一声‘侯子’,这家伙保准帮你解决;谁的自行车坏了跟他说一声,他保准会说声“推来吧!”;谁要是手头紧了或急着用钱,跟他说一声,他准会掏出几张票子问“够不够?”谁家房子漏了,他帮忙;谁家电器有问题,他帮忙;谁的钥匙丢了,找他想办法……
但接触的群众多了,侯宜北有了新的想法,“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是大家一块都是志愿者,就能帮助更多的群众了。”
1998年,燕化公司团委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认真思考和筹划,在全公司倡导成立了燕化志愿者协会,从此拉开了让雷锋“落户”燕山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侯宜北自然成了头戴“燕化志愿者”小红帽的一员。
大家都知道他是“单位”的人
但毕竟时代不同了,有顺口溜就说,“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要怎样才能把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凝聚住,能把学雷锋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呢?
好人缘的侯宜北靠的是自己的实在。
团委号召广大青年投入回收旧电池的环保行动,侯宜北就为车间四个工段分别做了回收箱放在现场;燕化公司倡导献一份爱心、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侯宜北总是带头走在前面;2001年,侯宜北被评为燕化公司志愿者先进个人,他把那份奖金也一并支援了西部教育事业……
2000年8月13日是个周末,侯宜北进城买书,看到了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无偿献血宣传车,不禁心中一动,伸出胳膊献出了200cc鲜血。
没想到10月份,聚丙烯事业部又组织职工无偿献血,候宜北想都没想又报了名。只与上一次无偿献血相隔66天以后,侯宜北又再次领到了无偿献血证。回来以后,谁也没说他照常上班,只是觉得身体稍稍有些怠倦。直到第二天早晨起来,母亲发现他的胳膊上贴着胶布,才追问他是不是献血了。侯宜北接连两次献血的事情才被发现。
“你这孩子,怎么事事瞒着?我们不拖你的后腿!告诉我也好给你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母亲又心疼又嗔怪地说。
2001年,侯宜北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河北省某高校组织师生义务捐献骨髓,但因为没有能力交上每人500元的样本检测费而被有关部门拒绝受理。为此,电视展开了大讨论,侯宜北对此感触颇深。据悉,中华骨髓库现在才有一万多例志愿捐献样本,远远不能满足医疗救助的急需,比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志愿捐献者的比例实在太低了!这样,侯宜北又成为了北京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他将随时等候通知,为急需者献出自己的生命精华。
青年人热情活泼、奋发向上、充满朝气,最容易受到感染。作为团支部书记侯宜北,他的行动确实带动了身边的人。现在,聚丙烯部的志愿者在整个向阳地区广为人知,知道侯宜北的人也许不是很多,但这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大家却都知道是“单位”的人。
侯宜北还靠他的真实。
志愿者服务队有了影响,但活动怎样才能保持长久呢。侯宜北明白,年轻人特别重视单位和领导对自己行为的尊重和认可,他找到了车间主任唐顺利和党支部书记王保刚:“服务队如果总是无偿外出帮人干活,长期下去大家难免有想法……如果车间和支部能给我们个认可,比如算公出,大家的心气和劲头就不一样了……”
车间领导觉得很有道理,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志愿者服务队今后接任务外出,车间一律算公出,记一定工时。侯宜北说:“几年来我们只申请过30几个工时。”“绝不是为了那几块钱工时费,那点钱买包烟都不够,大家看重的是领导对我们活动的认可和价值的认可!”
这话实在而中肯,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新一代年青人在学雷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年青的侯宜北和他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和“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表明看有一点差距、但骨子里实际一脉相承。通过这一点,我们更近地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侯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