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爱心社——风中亮出鲜艳的旗帜
1993年11月23日,一个满天飞雪的日子,17位义务扫雪的同学在北京大学三角地贴出了一份海报。
海报上是这样写的:“我们是爱心社,昨天,我们在电教楼和柿子林之间的路上扫雪的时候,有11个素不相识的同学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现在我们有17个成员,这个冬天还很长,而且会有下一个冬天,我们在这里张贴启事,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中来。在下一场雪降临的时候,让我们一同把它清扫干净。我们等待着你:爱心社的第18个成员。”
当北京大学这17名同学发出爱的呼唤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名字——“北京大学爱心社”自此拉开了首都高校乃至中国高校志愿者奉献爱心的帏幕。
风中亮出鲜艳的旗帜
奉献爱心从我做起
今天,无数的第18个成员走近这个大家庭,爱心社也不再只是在每个冬天到来的时候,去清扫那个冬天的积雪,而是将目光投向这个世界需要帮助的人群。助残、护老、校园、儿童四项活动成为爱心社每周的常规活动。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沈千帆告诉记者,爱心社社员施行自愿注册制,这样就区别了过去那种靠上边指令然后开展活动的方式,尊重志愿者的特长和时间去帮助别人,保护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自愿也保证了爱心接力下去。
沈千帆说,当爱心社把这一新的制度在校内的BBS上发布后,两周之内3000多人参加爱心社的注册活动。十年间,北京大学爱心社的服务对象超过了200万人次。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有志的青年,大力倡导敬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爱心社每一位成员中把这个崇高的服务宗旨融化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之中。
在北京大学的教学楼里,多年从未间断的爱心墨水和爱心留言本,凝结着爱心社成员默默无闻的奉献。
爱心社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最让人感动的是一名已经离开了爱心社的同学,每周继续为教学楼七个地点及时更换墨水。一般而言,当一个人能为某一个活动服务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基本上满足了自己帮助别人、奉献他人的心理需求。而这个同学在离开爱心社后,目前已经整整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不要说在同学们中间,就是在爱心社内部,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
记者提出,能否透露一下他的联系方式做进一步的采访,他说,具体是谁并不重要,象这样是事情在北京大学,在北大爱心社还很多。同学们在为别人付出爱心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
爱心社在校内定期开展收旧衣服、旧书的活动,通过北京慈善协会把温暖送到灾区;每年协助加拿大大使馆组织为癌症病人募捐的“terry
fox义跑”活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开展“倾听另一种声音”——走访北大校工的活动,让社员们真正去了解这一常常最容易被忽视群体的喜怒哀乐,在感动中学会如何去体谅和关心他人;以“亲情永远”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讲座,在校园里向大家呼唤对父母的爱心,倡导“爱心家里行”。
2001年5月,北京大学化学系李老师的孩子被发现患上了自闭症。刚开始,她请了一个特级教师来特别护理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而只好放弃。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李老师在校内的BBS上发出了寻求援助的信息,很快就收到了北京大学许多同学的回帖。
爱心社及时与李老师取得联系,开展一对一地教育孩子。李老师清楚地记得,爱心社的同学从2001年10月18日后,好多素不相识的学生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来带孩子。
自此以后,爱心社每学期都会把一个名单发给李老师,由她挑选社员来帮助自己的孩子。一年多来,先后有30多名爱心社的成员到过李老师的家,帮助李老师。
“我们试着抚去盲童眼中的苍白”
“参观”北大校园,是盲校的孩子们最为开心的事情,爱心社成员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用双手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能和聋校的孩子“聊天”,社员们努力学习手语并开设手语班。后来,手语班开办到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北大未名BBS上开设的爱心畅谈留言版上经常收到同学们发来的感想,教手语的丽娜姐姐被称作美丽的使者。
社员们定期看望北京蓝靛福利工厂的一对退休盲人夫妇,给他们带去关怀和笑声;到伤残儿童中心协助那里的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康复训练。
爱心社的足迹来到了北京香山老年公寓、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地方,把笑声和欢乐带给老人。
爱心社的一个同学说:“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亮点,每一颗心都渴望着真诚与爱。我们试着抚去盲童眼中的苍白,填满聋儿耳中的寂静;我们试着为神经伤残儿童弥补一份力量,为自闭儿心中添绘一道阳光,让他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相信世界的多姿多彩。”
同样是一个已经离开爱心社的老社员,依靠自己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利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无偿帮助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一位残疾人进行图书信息整理工作。这位残疾人因为其他事情来到爱心社,才知道已整整帮助自己一年的学生原来也是爱心社的成员。
“我原想收获一片枫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秋天”
从1995年开始,每年暑假爱心社组织了两到三路的“爱心万里行”,以“呼唤爱、传播爱”为宗旨,将视线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以大学生特有的热情和责任感,走向更多需要爱心的偏远贫困地区。
如今,北京大学爱心社的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从草原上的希望小学到荒漠里的治沙基地,从京广沿线的大都市到西南边陲的戒毒所,还有那让爱心社魂牵梦萦的山西静乐……
一位曾经1998、1999连续两年参加万里行的社员说,参加爱心社万里行两年来,经历了太多期待的眼神和淳朴的笑容,曾经有过伤心和无奈,可更多的是希望。“万里行”伴着我们成长。也许我们为那片土地做不了太多,我们会祈望那不经意留下的火种不要轻易熄灭。
而另一位参加过爱心万里行的同学说,“我们希望是山区儿童的一扇窗,为他们点亮未来的星星之火。”当你觉得自己似乎是不经意的付出便很突兀的得到回报时,你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燃烧你的热情去努力的付出。
参加新疆线路的杨铯同学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新疆,社员们讲完课,去拜访建设兵团的一位老人。路上遇到一个坐在地上乞讨的维族老爷爷,满脸沧桑,唯一的财产就是身边的一个破罐和散落其中的几元零钱。
杨铯同学一行随身携带的许多毛巾——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之托慰问新疆老人的礼物。就送了一条毛巾给这为老人。老人缓缓地伸出手,缓缓地接过,又缓缓地抬起头,缓缓地注视着我们——
杨铯说,“我第一次,我如此面对一个异族人的目光。我听不懂他的话,但我能读懂他的眼神,是理解、是感激、是希望!”
后来同行的一个当地的同学告诉他们,有个贼已经盯上他们好久了。当那个贼看到爱心社的同学为维族乞讨老人递上毛巾的那一刻时,就消失了。
2001年参加爱心万里行的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吴菁霞,采用分发问卷和口述笔录的方式,就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当地12到18岁的大龄女童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调查,撰写了《关于韦州镇大龄女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长达一万多字。
吴菁霞认为,在调查当地大龄女童失学状况的时候,试图找出原因。但随着调查的深入,逾发感到无力,当地的教育问题绝非从教育本身得出解释,在诸多因素中,贫困是主要的原因,当地文化、风情民俗等对大龄女童的失学问题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这位还未踏入社会的北大学子分析说,一方面是对外部世界变革发展的憧憬,一方面是处于显示生活中发现自身对理想的难以企及。这样的矛盾使得当地年轻人生存的逾发痛苦,尤其对于大龄女童来说,“简直是叫人绝望的困境。”
通读吴菁霞同学的这篇关于贫苦地区大龄女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尽管语言略显幼稚,但详实的事例调查和图表结合,提出的一些问题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在一份印刷很简洁的小册子上,发现了参加过爱心社“爱心万里行”全体社员的心声:“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片枫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