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区建设与大北京空间发展战略

 

  北京通州区位于市域的东南部,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带,境内地势平坦,发展空间广阔。通州卫星城距北京的市中心约20公里。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在今境置路县。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在潞县治设州,取"漕运通济"之意,命名通州,领潞县、三河两县。自元代起,因通惠河的修建(公元1293年),通州镇作为北京通向渤海湾的重要港口和南粮北运、公私商旅往来的唯一水上通道,成为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水陆转运和仓储中心。1914年通州改称通县,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成立通州区,1960年改为通县。

  1997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建置,设立通州区。全区现有土地面积8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通州卫星城作为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有城镇人口约20万。

  北京市卫星城镇的开发建设从1957年起步,作为控制市区规模、拦截外地和郊区农村人口进入市区和疏散市区人口的一项措施,建设卫星城的方针在当年的首都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并在以后的历次总体规划中始终坚持。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北京卫星城建设进展迟缓的主要经验教训是:遍地开花,分散力量;只重工作生产,忽视生活设施;卫星城人口外来的多,市区疏散的少。从1980年代起,由于北京的城市建设采取"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紧凑发展"的政策,城市功能过度聚焦于面积仅62平方公里的历史古城,城市中心区人口高度密集;一系列具体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致使旧城区被大面积拆毁,中心市区一再向外无序蔓延,"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不断蚕食历次规划所要重点保护和保留的城郊绿地和市区绿化隔离带;而规划中一再强调的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向郊县转移的卫星城战略构想未能得到真正落实。

  以通州区的发展为例,通州卫星城虽被北京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卫星城镇和京东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但城镇规模却一直被局限在县城范围之内,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速度缓慢,并在发展中相继受到水资源、区域交通、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力量分散等方面的困扰,以及城镇规划对卫星城人口规模的政策约束。

  世纪之交,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奥成功,北京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北京地区城乡建设均处在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各项建设遍地开花。面对国内外一片赞扬声和房地产经济的升温,城市规划工作更需要冷静的分析与思考,认真研究有关规划建设中的矛盾与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和更加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为首都北京今后的城乡发展寻找一条战略上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于2001年底完成的"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北京市应从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高度,审视首都圈的发展,以整体的观念探讨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中的问题。北京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政治大国、文化大国和经济实力急剧崛起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应该将城市的战略定位于世界城市,为参与国际竞争、世界政治、文化活动和国际交往,奠定必要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比较世界主要国家首都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北京市应更加重视提高参与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能力;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重视提高国家首都的国际竞争优势;重视首都外围地区的综合发展,汇集区域的整体力量增强北京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共同推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努力。为此,研究报告建议:北京的发展要立足于更大的空间范围,要综合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区域力量,从聚焦中心市区"摊大饼"模式,逐步转变为区域性的轴向发展。

  从北京市区向东、东南、西南等方向,可沿交通轴,在合适的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组团。其中,向东发展可形成燕山山前城镇走廊;以通州卫星城为起点,沿京哈、京沈高速公路,向东连接宋庄、张家湾、漷县;延伸到河北省廊坊市的燕郊、夏垫、三河、香河、安平、大厂,直至蓟县、唐山、北戴河和秦皇岛。

  当前,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通州区的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是通州卫星城繁荣壮大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地进行通州新城区的规划,则是实现北京东拓战略的第一步;预计于2003年底通车的地铁"八通线",是加速通州卫星城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也是将通州建设成为首都新城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州区应牢牢抓紧上述发展机遇,努力接纳疏散北京中心区的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城市服务设施。要充分依托其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和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发挥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经济圈的独有区位优势,努力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争取按照大北京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的构想,在不远的将来,把通州区建设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环境优美、组团式发展的首都近郊新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毛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