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拓战略推动通州卫星城建设

 

  我认为通州目前的发展还是要以通州现有的卫星城建设为主。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的主持下,大北京的研究在去年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我们现在也出了相关的书,主要在更大的范围里研究北京或首都地区的发展。大北京地区的发展战略研究或者说北京东拓战略的提出,就是针对北京中心城区的高度密集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对北京62平方公里历史古城的种种破坏情况,提出来要离开旧城区,向更广阔的区域发展的设想。

  目前北京中心区的发展还是呈一种无序的向外蔓延的状况,它的实际情况超出了原有的城市发展规划。

  北京市1992年到2010年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卫星城的发展提出了种种设想。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市的主要发展还是在北京的中心地带,而北京周边的卫星城,都不是按照原有的设想来发展的。总的来说,北京还没有脱离聚焦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模式,总体规划中提出的战略性地转移到更广阔的城郊空间来发展卫星城和小城镇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实现。

  对照世界上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法国巴黎在1997年时所做的多中心城镇体系与反聚焦努力,在城市的周边,南北两条带状延伸做了若干个巴黎新城,这些新城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大巴黎地区城市发展,同时也保护了在旧城中不受到进一步的破坏;日本首都东京提出首都圈基本规划,多心多核型的结合,也是针对城市中心区功能在一级集中的状况,在更大的范围里边来发展首都地区的多种功能的一种发展规划的设想。国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在区域中进行组合城市建设的努力也是卓有成效的。

  北京市曾经对通州区做过多种研究,目前通州区执行的通州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的空间发展计划的构想,实际上已有相当长的阶段。从1984年第一次编的通州卫星城的总体规划方案,确定通州是京东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和首都综合性卫星城;到1997年北京市规划院又编制通州卫星城;1995年到2010年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二十一世纪通州卫星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略,就是全通州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卫星城镇之一,京东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确定了它的城市的功能、规模、用地、布局、交通、公交、绿化等各个方面。但是,通州卫星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约束,它的城镇规模基本上还是在原有县、镇城的规模之内,新开发的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原因包括水资源、区域交通、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力量分散,以及城市规划对卫星城建设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多方面的约束。这样的话,目前通州的卫星城从整体的发展规模来说,并没有像规划预想的速度在发展。


  目前正在执行的通州卫星城总体规划,大概在五、六年以前完成,大致分三部分,一是京哈高速公路以北的北部组团,二是六环路以东发展的河东组团,三是在六环路以西、京哈公路南边的区域分布着的通州老城区和新城区。今年年底将要修通的八通线轻轨就是在老城区北苑一直到新城区的土桥范围之内。

  清华大学在1999年时,曾经承担过一个编制《通州区八通沿线轻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轻轨沿线居住区的建设,从整个发展模式来看,我们建议按照吴良镛院士提出"葡萄串"城市发展模式,也就是交通轴加上一些城镇建设的区域,再加上生态绿地,就像一个葡萄藤、葡萄叶、葡萄珠之间的关系一样,有序地安排在各项城市发展的空间,有序地组织城市建设。

  所以,在大北京发展规划中总体的发展结构里,通州卫星城就是北京向东发展的第一站。

  我们的研究提出,北京的发展要立足于更大的空间范围,要综合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区域力量,从聚焦市中心的"摊大饼"逐步转变为区域性的轴向发展,其中北京向东叫做沿着燕山山前城镇走廊、以通州卫星城为起点,沿京哈和京沈高速公路向东沿通州区内的城镇,比如宋庄、张家湾、漷县等等,一直向东延伸到河北廊坊的燕郊、夏甸、三河、香河、安平、大厂,最后发展到天津的汲县、唐山、北戴河、秦皇岛,形成一个整体的布置有序的空间发展轴。

  我们这个工作进一步在做的内容就是把北京、天津和唐山这个区域更好地协调组合起来,从这三个区域来说,北京和天津之间有一块地处廊坊市的北三县,即三河、大厂、香河,这些都是和通州区相接壤的,这个区域将来在河北方面做积极的发展,而北京方面应该认清北京市明确的向东发展的总体空间发展战略。当前,我认为对于通州来讲,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建设,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是通州卫星城也是未来通州新城的繁荣壮大的前提和保证。而科学地进行新一轮的规划,是实现北京东拓战略的第一步。

  今年底就要通车的地铁八通线是加速通州卫星城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也是将通州建设成为首都新城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州区应牢牢抓住上述发展机遇,努力接纳疏散北京中心区的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城市服务设施,发挥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唐的独有区域优势,努力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争取按照大北京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的构想,在不远的将来把通州区建设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环境优美、组团式发展的首都近郊新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毛其智)